“嗯,凌書記很能干嘛,現在的靠山村,值得我們全縣的人民去學習。”
曹書記這話,多少是帶了點酸味的。
他畢竟也是剛來金灣公社,對全公社的情況還沒調查地很清楚。
但靠山村的大名,他在沒來這里之前就已經聽說過了。
現在的靠山村,在省上都掛了名了。
要是他能在靠山村出名之前就來到這里,那么那些政績,就都是他的了。
哪怕現在公社這邊即將開兩個廠子,但那是縣辦企業,省里扶持,與他這個公社書記,可沒有多少關系。
但靠山村的果園子,他多多少少能沾上一點光吧?
“好,好,你們靠山村很不錯。”
曹書記精明的眼睛里劃過了一抹亮光。
“那也是因為我們金灣公社有你這樣有遠見,有魄力的領導,這才能帶著我們公社一直向前,不會停在原地踏步。
就像是新開的這兩個廠子,凌縣長為什么非要選在金灣公社這里呢?
那是因為凌縣長出身在這里,不管他將來會發展到哪一步,都不會忘了自己的父老鄉親。
吃水不忘挖井人,凌縣長把廠子開在這里,就是想要帶動咱們金灣公社的經濟,解決咱們金灣公社的困難,讓一些家境貧困的人家能有一份固定的收入,從而解決社員們入不敷出的現狀。”
權馨侃侃而談,聽得曹書記連連點頭。
現在國家大多數地方都是在想辦法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
要是這兩個廠子真能解決社員們的困境,還能讓金灣公社擺脫貧困的帽子,那他這個書記,也是面子有光了。
“權知青,你這個小同志的腦子還是很靈活的嘛。”
“是啊,聽起來還挺不錯。
權知青,到時候招工,可不能忘了我們張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