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鐵嶺縣縣城門口。二團長和孫司令他們全部下了車,孫司令和王隊長一眼就看到鐵嶺縣城門口為難民施粥的攤檔。難民們在士兵們的安排下井然有序的排著隊領取粥。
施粥檔旁邊是一個招兵處,旁邊站著一男一女兩名士兵在負責征兵。
孫司令點點頭沖王隊長笑了一下,大家轉身準備進入鐵嶺縣城。這時施粥檔旁邊的征兵處發生了一陣陣爭吵聲。
原來征兵處一名女子要當兵,說是要為她的丈夫報仇,她丈夫在逃難過來的路上被鬼子抓去當勞工了。而她家婆不同意,她說她們有一個小孩,要女子把小孩撫養大。他年紀大了,撫養這個孫子不容易了。
新出的一個女兵對這位大娘說,大娘,如果這位大姐到部落當兵成功了,你們就是軍屬,部隊是負責吃住的。
女子一聽說部隊負責軍屬的吃住,她沒有了后顧之憂,更加堅持要當兵。
大娘認為一個女孩子家家成天拿著槍在外面沖鋒陷陣,不太像話。
征兵的女孩對大娘說,我們女人當兵也不一定都要拿槍沖鋒陷陣。像我是抗日劇團的兵,還有醫院的護士都沒有拿槍沖鋒陷陣的。
女子打定主意先當上兵,然后申請拿槍沖鋒殺鬼子,當護士或抗日劇團,她可不干。
大娘最終擰不過女子,同意了。
但是在部落當兵不比在外圍當兵,審查嚴格得多。
好在女子他們是一個村莊,好幾戶人家一起過來逃難的,相互之間都能證明,所以她向征兵員登記了她所住的市,縣,村以后,不是很困難就通過了初查。
以后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會上她登記的村莊調查是否有她這個人。
正因為部落的審查比較嚴格,所以藍衣社和鬼子到現在還沒有派人混上去。
難民們聽說當兵不僅能拿津貼,而且部隊還能包軍屬的吃住,當兵的積極性更高了。所以今天一天要求當兵的人數超過了往日將近一倍。
“你們部隊的福利還可以哦。”孫司令對二團長說。
“我們不解決士兵的后顧之憂,他們一邊在前面沖鋒陷陣,一邊還要擔心家里親人的后續生活,他還能專心地戰斗嗎?”
孫司令和王隊長都沒有說話,這個道理他們也懂,但是他們自己都被鬼子攆得東躲西藏,自己都不能有保障,還怎么保障軍屬?
“走,我們去鐵嶺縣里面看看。”說完二團長帶著我孫司令他們進入了鐵嶺縣。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