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才想請董老出山,幫我管好這個攤子。把鐵嶺縣老百姓的種植生產抓起來,發展起來,我們部隊才會有源源不斷的軍糧供應。”
“冷軍長一心為民,我豈敢偏安一隅。我愿意與冷軍長一起為鐵嶺縣的發展繁榮出一分力。”
“我們第一軍將竭盡全力,為鐵嶺縣和調兵山縣的發展繁榮保駕護航。”
“好”董老和賀老板同時為冷鋒義正辭道好。
“接下來鐵嶺縣將退出軍管,實行軍政分開。董老您首先要組建縣政府人員,接管鐵嶺縣政務。”
“這個不成問題,我本來心目中已有合適的人選。”
“一切由董老安排,人員名單你上交給我,我報南京政府備案審批。”
“哦,冷軍長還隸屬南京政府?”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東三省淪落鬼子手里。董老對南京政府沒有一絲好感。
“隸屬不隸屬不重要,只是走個形式。關鍵是我們要為官一方,造福一方。我們要讓鐵嶺縣和調兵山縣繁榮發展起來。”冷鋒也看出了董老的不高興。
“而且我估計南京政府不敢表態,因為他與鬼子有《塘沽協定》”。
由于縣政府班子還沒有搭建好,董老就暫時住在軍營里,每天出去與舊時同僚聯系,搭建新的縣政府班子。
考慮到董老年歲已高,冷鋒欲安排一部馬車供董老代步。
董老堅決不同意。他說要公私分明,不能假公濟私。
冷鋒說:“你籌備縣領導班子也是辦公事啊。”
董老卻說縣領導班子還沒有成立,我現在只是找一些老友敘敘舊,不能算是公事。況且“經常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冷鋒沒有辦法,只能任由董導自己安排。
董導的效率還是蠻高的,兩天后,縣領導班子正式成立,開始處理鐵嶺縣的事務。
這時,冷鋒又托董老辦一件事,就是籌備調兵山縣的縣領導班子。調兵山縣也要實行軍政分開。
董老二話沒說,將鐵嶺縣的事務托給剛成立的領導班子,自己一個人趕去調兵山縣,組建調兵山縣的縣領導班子。
董老每天早出晚歸,拜訪那些認識的同僚。但是有些同僚害怕日后鬼子重新占領調兵山縣,會對他們清算,婉拒了董老的邀請。
從成立鐵嶺縣政府就開始到現在奔波了好些天的董老明顯消瘦了。董老夫人心疼得不得了,但是她又沒有辦法。她知道這個老頭子犟,認準的事情不輕易回頭。只得在背后為他默默地多做點好吃的。
四天后,調兵山縣的縣領導班子也成立了。
由于調兵山縣的縣領導班子比較弱,所以董老就先留在調兵山縣,協助處理調兵山縣的事務。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