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宋站起身來,走到了營帳中央的空地上,隨即便吟誦出了一首詩詞。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詞宋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一般,敲擊在在場每一個人的心上。他的詩詞中充滿了戰爭的殘酷和悲壯,讓人仿佛置身于那硝煙彌漫的戰場之中,感受到了那生與死的較量。
隨著詞宋的吟誦,營帳內的氣氛也變得越來越凝重。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肅穆的神色,他們仿佛看到了那黑云壓城,甲光向日的壯烈景象,聽到了角聲滿天,戰場廝殺時的悲涼之音。
。。。。。。。
“好詩!不愧為詞師弟,隨口吟誦便是絕品的傳世佳作啊。”
就在他人還都在品味詞宋所吟誦的詩詞時,趙禮荊以及顏圣書院的幾名學子個個拍案叫絕。
“此詩詞首句寫景,亦寫事,寫出了七國聯軍共同圍剿大周王城的態勢,一個“壓”字,渲染了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雙方實力的懸殊危急形勢,并借日光顯示軍隊的威武雄壯。”
“次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渲染戰場的悲壯氣氛和戰斗的殘酷。時值深秋,萬木搖落,角聲滿天,本來就是鼓聲,戰鼓雷鳴,激勵士兵奮勇殺敵;塞上燕脂,夜紫凝,寫塞外的泥土在晚霞映襯下凝成胭脂色,暗示戰士流血犧牲。接著寫部隊夜襲和浴血奮戰的場面。”
‘半卷紅旗臨易水’,“半卷”二字含義極為豐富。黑夜行軍,偃旗息鼓。只是這‘臨易水’卻不知何意,易水之河本屬燕國,此戰并未與易水有交集。”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