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難,創投也難,都比炒股難
國內的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這幾年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我們也抓了很多股市里面的機會。
剛開始打貿易戰的時候,很多人特別悲觀,認為即使其它東西我們可以做出來,但是在半導體方面,也必然會繼續被西方追著打。甚至到了談半導體色變的程度,尤其是光刻機等一些高精尖項目。
我們當時就非常不認同那種看法。明確給出的判斷是,西方人能做的,我們一定也能做出來。這種判斷不是一種想當然的結論,不是無端的自信,而是基于對東西方歷史的理解,基于我在半導體行業實實在在的工作經驗得出的。
我十分清楚各種集成電路項目的設計、流片、制造等方方面面上我們的優勢和劣勢,也了解其存在的原因。我親眼看著海思等一眾國產公司從小到大,從模仿聯發科、給各種海外公司打下手,到一步步超越他們。
這其中艱辛,外行人很難全部了解。一二十年前,我們也沮喪過、失落過,也畏難過,但在一步步努力的過程中,國內很多公司慢慢建立起了自信,看到了曙光和希望。
當然,直到今天,國內半導體行業依然在很多方面是落后的,雖然速敗論早已破產,但行業依然面臨著很大的困境需要克服。
在投資方面也是如此,很多中小型的半導體公司活得依然非常艱難。而他們的創始人和從業者都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有信念,有堅持的人,否則不會走到今天,可能早就轉行了,早就移民了。
那些缺乏理想和抱負的人,缺乏情懷的人,早就像某想一樣去賺快錢了,根本不會堅持到現在。
前段時間,一兄弟開玩笑似的,說他去美國看老婆孩子時,還有保鏢跟隨。一了解,原來是有家投資人擔心他跑路,不放心,在他去美國的時候,派了一個人跟著。
唉!他不會跑的,他要是跑早跑了。以他的聰明才智,想賺快錢有不少途徑,絕對不會在模擬電路行業拼打那么多年。堅持到現在,都是有情懷的人。
但是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那些創投公司的人有錯嗎?也沒有。他們也很艱難,人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也要為自己投入的資金負責。
并且,創業公司和創投機構本來在多數利益上是一致的。只是大環境是殘酷的,商業競爭本身是殘酷的。你如果沒有及時的做起來成為大鱷,那么就會被小魚吃掉。這個時候創投公司就要考慮退路,人之常情,情有可原,在商商嘛,不存在體不體面的問題。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現在,這句老話如果放在創業公司和創投公司身上,也適用。
所以我這幾年的態度,一直是不主動投資任何項目,也不參與任何項目的投資,從疫情前一年就定下了這個方向。創業者難,創投機構也難,只有炒股相對容易一些,風險少一些,可選擇性多一些,進退自由一些。
最后要說的是,先發優勢是非常重要的,這點大家都知道,所以我們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是如此,對手也是如此。美麗國那么多年占據的先發優勢,不會那么輕而易舉就被戰勝的。一定要防止速敗論破產之后,社會和市場上出現速勝論,它們兩個會相互轉化。速敗論和速勝論本質上是同一種錯誤,這是我們早就給出的判斷。
二者都是同一問題上的唯心論和機械論,背離了實事求是的認知方法。
速勝論容易引發盲目樂觀,忽視持久作戰的準備,可能導致實戰中因準備不足而受挫。速敗論則散布悲觀情緒,動搖信心,甚至可能誘導妥協投降。
只有批判這兩種錯誤論調,才能讓眾人認清持久戰的客觀規律,避免陷入思想混亂,尤其避免因此而導致的行為混亂。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后進者要想追趕跑在前面的人是極為困難的,需要面對數倍的困難與風險,需要付出超乎尋常的努力。
并且多數面臨的結局將是失敗,只有少數人可以完成超越。個人如此,團體如此,國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