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環確實非凡,有著山水神力,更與氣脈相合,幾乎可以說是鎮壓一郡的神器。
蝗神道:“要煉就此寶,非山水諸神配合不可,一清一濁、一虛一實,神威赫赫,果然是神器。”
金華城隍笑著將玉匣捧起,那金銀二相環便收斂了異象,重新落在匣中,收斂了神威,仿佛兩件死物。
金華城隍合上玉匣,問道:“不知蝗神以為,此物可能對付妖魔,護佑一方平安?”
蝗神意有所指道:“你憑借這二相環便可以五品之神與四品妖魔斗一斗了。”
金華城隍面上一喜,但心中卻是一沉,笑道:“倒也足夠了。”
金華城隍將玉匣收起,道:“多謝蝗神吉,我敬您一杯。”
又是一杯酒下肚。
說話間,便見玄霄道長款步上前,施禮道:“見過蝗神。”
蝗神蹙眉道:“你是何人?”
玄霄道長道:“小道玄霄,金華山大仙廟的住持,傳承的赤松大仙的道統。”
旁的倒也沒什么緊要,只是聽見赤松道統,便慎重幾分,道:“原來是正道仙真。”
玄霄道長笑道:“小道煉神修行已多年,至今未曾參透四品之玄妙。蝗神是得道先行的前輩,不知能否指點一二,為我開示四品道行的迷津。”
蝗神笑著搖頭:“我修行的是神道,并非仙道,故而只怕不能給你什么指點。”
金華城隍在一邊幫腔道:“雖行神道,卻也可以觸類旁通。”
見蝗神看過來,金華城隍做出一副神往的表情,道:“我雖苦心修行,但蝗神也知道,我等受命封敕,于修行之道并無多少建樹。雖不能自修成四品,卻也想見識見識四品神道的玄奇。”
蝗神笑道:“也不是什么秘密。中三品乃是煉神之道,六品乃成陰神,夜游千里,卻不見日光。五品便可化虛為實,可見天日,靈神參悟有形之妙。到了四品,便如我一般,盡可悟透靈神之變,變化多端、幻化有無之形,乃至分化假身、身外有身。”
金華城隍嘆道:“竟有如此之妙,可嘆我卻無緣此等境界。”
蝗神道:“你城隍做得好了,不是也可以擢升,待封為四品,不就能感受四品之玄妙了嗎?”
金華城隍道:“尊神不來,或許還有希望,尊神既來,恐怕我便再無緣了。”
蝗神看著金華城隍,金華城隍不敢與她對視,只是微微低頭,表示謙卑。
玄霄道長打了個圓場道:“原來這邊是四品,我師父去得早,如今修行,便要多請教同道了。”
“尊神,我有一法,還請尊神品鑒,是否有四品之望。”
蝗神又看向玄霄道長。
玄霄道長看著蝗神面前的玉案,運轉道法,輕輕叩問道:“還不醒來,更待何時?”
那玉案忽地變幻起來,玉氣蒸騰,四足緩緩挪動,案面蜷曲,化作甲殼。
眨眼之間,這一張玉案便化作一只玉龜,背甲如玉、神態憨厚,張著一張大嘴想要乞食。
蝗神伸手在它的身上按了按,觸感竟也如同活物一般,幾乎難以分辨真假,不由得有幾分驚嘆:“好一個變化之功,已經有幾分靈神百變的意思了。你能悟透其中玄妙,修成四品,當不在話下。”
玄霄道長伸手輕扣玉龜背甲,生命力便從這玉龜體內消失,他身上活物的特征消失,最后完全化為一張玉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