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確一點,排水工作不能停下,并且要加大人手,排查透水點,及時梳理漏水點,水位每上升一米,生存率就會下降百分之十。”
“這是一定的。”李修遠對于伍志強的說法,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新方案,是在舊方案的基礎上進行補充。”
雖然說“送氧+輸物+通信”三位一體的救援方案,在后世寫在了流程規范中,但這個時候還沒有,這個時候就是新的嘗試。
“好,那現在咱們先梳理設備,鉆孔需要用到地質鉆孔機,這個是我們救援隊的標配,沒有問題,可是往井下送風的,需要用到高壓風機,這個只有市里有。”
伍志強說著,看向了向秀杰。
向秀杰也不含糊,直接說道:“市里那個有,我現在聯系,讓人以最快的速度送過來。”
“領導,最好聯系準備兩套送風設備交替作業,防止故障。”李修遠也在一旁開口說道,向秀杰點點頭,看著李修遠的目光也越發滿意。
就這么一句話,已經足夠體現出來李修遠的仔細程度,他對于李修遠提出來的這個方案,也更加的有信心了。
他都已經來到現場了,當然是希望這個救援能夠大獲成功,不管這方案是誰提出來的,具體執行的是誰,但是他作為現場的最高領導,做好了就是有一份功勞在,甚至會是最大的一份功勞。
“沒問題,李修遠,伍隊長,你們好好做好救援工作,需要什么交給我。”
“謝謝領導。”
“謝謝領導。”李修遠和伍志強同時開口感謝道,然后和李修遠繼續討論起來,設備的話,剩下就是鐵質傳聲管了。
“這個可以就地取材,咱們礦井支護鋼管就行。”
圍著會議桌,一群人開始完善新的方案,所有需要材料準備齊全以后,就在李修遠提出的核心“送氧+輸物+通信”三位一體構建“生命通道”的基礎上開展討論了。
這個李修遠的話語權就最大的了,因為新方案是李修遠提出來的,也是李修遠最了解這個方案的核心。
煤礦上這個時候也把井下的圖紙給送過來了,李修遠方案的核心,首先要確定的就是井下的采空區,不過煤礦上的圖紙送過來以后,李修遠沒有直接劃定采空區。
而是看著金鑫煤礦的礦長趙明問道:“趙礦長,我想問一下,底下的工程情況,與圖紙是不是一樣的,有沒有其他的變動,沒有體現在圖紙上?”
聽著李修遠的問話,伍志強的神情也凝重了起來,他發現李修遠的話雖然說不是太多,但往往能夠一語中的,什么叫變動啊?
這說白了就是委婉的問,底下有沒有私自生產,實際井下的情況與圖紙不一樣。
一群領導的目光也看了過來,趙明趕緊搖搖頭:“沒有,沒有,我們金鑫煤礦是金塬礦務的下屬單位,正規煤礦,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
李修遠點點頭,沒有再說什么,和伍志強等一干救援隊的人正式的劃定采空區,打孔的位置。
李修遠不是專業的,但是這個時候也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幫著救援隊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