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愕然看著前方。
我人在這邊,你們喊著往那邊跑干嘛?
“跑錯了,這邊呢!”
兩個小表弟都沒看到人,就跑向東側,以為陳鋒在來路這邊,而不是村子方向。
幾個大人笑著喊幾句,讓他們繞過來。
這個小插曲沒有影響他們繼續上課,很快,中央那名醫生繼續自己的話題。
“表哥,你怎么這么快就又來了?”周定海高興問道。
“過來看看。”
陳鋒沒下車,問道:“這位醫生哪來的,這么好心教導你們。”
周伏波嘿嘿笑道:“他們是我們公社的醫生,村長說,他們叫做不穿鞋子的醫生。”
哈,這是什么奇怪的綽???
陳鋒反應過來,說道:“赤腳醫生?”
“對,就是這個名字,不穿鞋子!”周定海點頭道。
周靖夫婦、姥爺、姥姥也慢慢鉆了出來。
周靖走過來拍了兒子后腦一下,說道:“混賬,赤腳醫生不是不穿鞋子,而是這么稱呼,意思是他們不是醫院駐點不動的醫生,而是到處走路幫助、治療村民的醫生。”
“赤腳不是不穿鞋子,而是到處走路。”
“哦,我知道了,我就說呢,怎么馬醫生穿鞋子了。”周定海摸著腦袋說道。
陳鋒對赤腳醫生局限在聽說層次,根本不知道他們是怎么運營工作的,問道:“舅舅,這個馬醫生以后負責你們這一塊?”
周靖笑著點頭,顯得十分開心。
“對,馬醫生是公社獸醫的兒子,今年去市里醫院接受培訓,去了整整半年,三天前回來,成為我們周家村的赤腳醫生,專門負責周家村十幾個大隊的病人。”
“以后什么小病都不用去鎮里的診所,直接找小馬就行。”
“原來是這樣。”陳鋒明白怎么回事了。
我國70年代以后一百萬赤腳醫生,一部分是醫學世家(比如獸醫);二是經醫護專業短期培訓的學員,比如小馬;三是公認有一定醫護能力的自學成才者。
通過村級赤腳醫生、小鎮衛生院(診所)、縣級醫院組成了我國三級底層醫療體系,又豈是鄉村駐點的赤腳醫生。
無正式編制,平日里務農為主。
可以獲得一定的補助,具體的補助標準根據服務年限而定,每滿一年可獲20元。
分攤下來,一個月不足2塊錢(有很多貧困地區更少,完全依靠村民給的幾分錢、幾毛錢醫療費作為感謝)!
然而就算是如此微薄的工資,他們靠著一張鄉鎮衛生院發的醫療許可,在極其有限的醫療資源下,救助了無數鄉村民眾。
一個最主要,也是最重大的貢獻就是他們挽救了無數孕婦和嬰兒。
大部分赤腳醫生比傳統的接生婆更專業,基礎的醫療知識,依舊可以有效提高嬰兒存活率和孕婦防細菌感染成效!
在醫療不發達的現在,婦女每一次生孩子,都是在鬼門關前過獨木橋。
但現在,她們有了醫生,哪怕是半年簡單訓練的,那也是醫生。
整整十年,百萬赤腳醫生下鄉,可以拯救多少孕婦和嬰兒?
這原本是70年代以后的成效,也因此開啟了人口大膨脹!
現在,提前了10年!
陳鋒心里瞬間變得無比滿足。
這種滿足與吃好喝好的愉悅感不同,而是來自精神層面的愉悅。
他沒辦法獻出自己的秘密,把命交給那些混蛋,是在找死。
但他總算做了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哈哈哈!”
一陣壓抑的輕笑之后,陳鋒問道:“他知道他念誦的赤腳醫生手冊是我爺爺寫的不?”
周靖等目瞪口呆!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