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哦!”
“撲哧!”正在喝剩余雞湯的周靖一口湯噴出來,“咳咳咳!”
“這誰教的啊?”
陳昊幽幽道:“當然是我娘嘍!”
看到了拇指粗大的糖粒,其他幾個也不覺得丟臉,一個個點頭,表示“我也聽話”。
小丫頭很開心,自己又“收”了幾個小弟!
把雞湯喝完,姥姥讓舅媽跟著他們去碼頭,自己把洗碗工拿去了。
――
“大鍋,這個船好大!”
來到漁村的簡陋船只養護廠,陳莉張著小嘴,差不多可以放進一個鴿子蛋,瞬間覺得自己家里那個可以劃船的小船不香了!
說是工廠,其實就是在碼頭上興建的一間大屋子,漁村最寶貴的財富――漁船、漁網等工具,都在這里進行維修。
傳統縱帆漁船
“大吧,莉莉,我跟你說,我們村的這條船,可是附近最大的漁船。”周小雅一臉光榮說道:“這是我爺爺帶著大家一起做的船。”
“我爺爺也做了。”
“我爹也是。”
幾個青少年相互表功。
陳鋒也有點驚訝,他小看了周家村,小看了老族長幾十年的智慧!
列入眼前的,是一艘清末常見的五百石雙桅帆船。
船不大,但在清朝時期,在康麻子、雍正、敗家子乾隆時期,都屬于禁品。
使用這種“大船”渡海,是要發配充軍的!
哪怕這種船根本不能遠洋出行!
“舅舅,你每天開這個大船出去捕魚?”陳昊有些激動道:“我以后跟你出海打魚吧!”
“啪!”
周靖拍了傻外甥一下,沒好氣道:“你傻啊,捕魚一年到頭,都沒有幾塊錢,你在四九城坐辦公室,一個月幾十塊錢,出什么海?”
“而且捕魚很累的。”周伏波嘴里含著一顆糖說道。
“另一艘呢?”王胖子東張西望。
“就這個啊!”周小雅指著另一條小船說道,這條舢板船就真的是舢板船,頗有種類似救生船的定位,在水里飄蕩在雙桅帆船邊上。
風力小的時候,還可以懸帆。
“阿靖,從公社回來了?”
正在修補漁船的幾個人看到周靖過來,一起圍了上來,詢問小鋼輪的情況。
引擎還沒有到位,周靖也不想提前說,給他們分了一根前進煙,笑著說還在申報。
“船檢查過了,你可以放心出海。”
一個老頭子從雙桅帆船上下來,對著陳鋒笑道:“陳老的大孫子,今天借一借你的福氣,帶我們村子的這小家伙第一次出海,求一個來年大福大利、順風順水,希望你別介意。”
原來如此,難怪老族長答應得這么快。
陳鋒笑著點頭:“我也是半個周家村的人!”
他不是很懂周家村的漁民們是不是有什么第一次出海捕魚的傳統習俗禮儀。
但他在書里看過,一些地方漁民們在上船后第一次吃魚,必須把生魚先拿到船頭去祭拜龍王,和進貢齋“老大”(去世的漁民)。
出海不說“出海”,出去捕魚說“下河”,而回到港口則稱“去海上”。這就像考狀元的人東西掉在地上不能說“落地”,要稱“及第”,都是圖個吉利。
信不信,不重要。
就圖個心安。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