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江山如繡,千秋歲月流金。列國紛紜,數不盡多少英雄豪杰。有道是忠骨自有青山埋,又何須回首望故里。
本書為群像文,核心內容是家國情懷,列國爭霸。不會爛后宮,不會有無腦反派,不會有降智劇情。本書不涉及任何江湖武俠,也不涉及任何高武修仙,全書只有一到九境,且戰力系數較低,只略高于傳統武俠。(比如射雕)
主角出場時只有十五歲,五境后期,他的成長會隨劇情慢慢推進。書中所寫的詩、詞、歌、賦,均為原創(除兩首外)。全文只有立場,沒有黑白。敬請讀者們耐心觀看。
本書地形地貌圖在本章結尾,點開作者說可查看。
大周地形地貌在第二章結尾,點開作者說可查看。
注釋:本文內所有原創詩詞均為近體詩,平水韻。(七律、七絕、五律、五絕)文中原創詩詞保證平仄工整,格律正確,韻腳正確。請放心食用!
……………………………………
問鼎天下
鐵蹄席卷狼煙起,箭破殘陽映日輝。
風送雨來長養力,刀橫雪舞踏云歸。
雄關虎斷三千里,巨浪鯨吞數百圍。
不信請君回首望,八荒六合入吾扉。
本文世界地圖
………..……………………正文起。
大周。
景平十四年。
帝都,皇城內。
“臣魏冉,謹上奏陛下:元武近日,動作頻繁,挑釁不斷。臣恐其有所圖謀,西北安危,當謹以待之。
昔前人有云:“忌憚敵之狡詐,為將者當未雨綢繆。內安邊境之黎民,外興營中之軍士。凡料敵于先者,不為殆也。”今元武異動,雖未成氣候,其野心已昭然若揭。當增兵西北,早做防范,不致邊境生變。
臣以為,增兵之議,非一日之功。望朝廷撥款,于西北自募,以備不時之需。涼州貧苦,土地稀薄,當于關內協調,確保糧草供應,以養士卒。
此外,敵寇屢屢擾境,耀武揚威,此時來使,恐非善行。臣以為,西北大營當主動出擊,探其虛實,使其不得輕舉妄動。
臣魏冉,伏望陛下圣裁,允臣之所奏。”
隆圣帝合上奏折,沉思許久后,喚來了貼身太監。“傳大司命張啟圣入宮覲見。”
……
一晃數日。
北境燕城,靖北王府。
“十多年了,沒有金手指,也沒有大氣運,更沒有系統。穿越前過得平平淡淡,穿越后還是平平淡淡,這特么不是白穿越了嗎?”徐平暗自吐槽。
十三年前,大周靖北王之子,因溺水導致身亡。徐平正是那時,穿越到了溺水身亡的靖北王之子身上。
自打穿越以來,從小雖然錦衣玉食,奈何沒有電器,沒有網絡,沒有各種娛樂設施,整日無聊至極。前世小說中那些情節和設定,壓根沒有。王府家教森嚴,平淡的生活,毫無一絲波瀾。
前世,徐平還是個在讀的理科生,不過其文科卻也不差。詩詞歌賦什么的,作為文抄公更是信手拈來,而這副身軀的武道天賦也極佳。這就給其父徐滄一種錯覺:吾兒徐平,有驚世之姿!
原以為當不成氣運之子嘛,做個紈绔子弟倒也可以。有事沒事帶上幾個家丁,調戲下良家女子。或是與一眾狐朋狗友,世家子弟勾欄聽曲,喝酒聊騷。想來,小日子應該算是有趣。
奈何,其父作為靖北王,不光是異姓王,更是戍邊之王,手握北境的二十萬雄兵。除了需要保境安民,還要應付來自朝堂的各種猜忌。既不能讓皇帝忌憚,更不能留下污點,落人口實。想當紈绔世子?不存在的!(有很多彥祖疑問,主角不是應該自污當紈绔嗎。這里稍做注釋:自污一般是涉及政治傾向和觸及律法的。比如貪污受賄、侵占田地、克扣軍餉。擁兵但不自重,營私但不結黨,歷史上幾乎沒有那個諸侯藩王的子嗣是紈绔子弟。很多小說這樣寫是為了拉反差,方便主角反轉打臉,提高爽感。)
王妃走得早,靖北王從未納妾,諾大的王府之內人丁單薄,只有徐平這么一個獨苗。徐滄覺得自家兒子有驚世之姿,不可荒廢,所以對徐平的日常管教,也是嚴厲至極。
不光如此。
徐滄時常告誡徐平,對待北境將士,要以禮相待,對待北境民眾,要樂善好施。營中之事,當親力親為。而民眾之事,更需平易近人。既不可高調做事,更不可高調做人。要胸有筆墨,更要腹有韜略。不可欺壓百姓,不可魚肉鄉里,不可囂張跋扈,不可草菅人命。
這么些年來,徐平過得雖不說如履薄冰,卻也是小心謹慎。有時,他是真想找徐滄問上一問。“怕被忌憚,又不能有什么污點,當個透明人不就行了么!干嘛搞那么累!
又要低調謙遜,又要愛民如子。又要文韜武略,又要禮賢下士。我只是個藩王世子,又不是當朝太子。你要造反吶?家里有皇位等著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