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官軍停止施工,在濟州城西側的空曠處擺開陣型,準備迎戰淮安軍。濟州城的守將名叫劉志飛,原本是徐州守將。徐州丟失后,劉志飛便帶著剩余的幾十名親衛逃到淮安,從韓瓚那里接管濟州城。
“報~~”探哨騎馬奔馳過來。
“何事?”韓瓚冷冰冰地喝道。
探哨翻身下馬,單膝跪下稟告道:“啟稟相爺,楊凌派遣數百名民壯,修筑起數道土墻,將濟州圍住。”
韓瓚眉毛微挑,怒吼道:“胡鬧!他想干嘛?!”
探哨抬起頭來,小心翼翼地說道:“屬下不敢妄加揣測。”
“混蛋,滾!”韓瓚惱羞成怒,抬腳把這個家伙踢出老遠。
楊凌站在軍營里,舉目眺望對面的濟州城。雖然隔著上百米,不過對面城墻上密密麻麻的弓弩手,楊凌也依稀看見對面的箭樓上的火把照映下,無數黑衣甲士正嚴陣以待。
旁邊的副總管張貴笑呵呵地說道:“大帥,這次恐怕又讓您猜中啦!韓瓚那廝果然不敢輕易跟咱們拼命啊!”
楊凌笑瞇瞇地說道:“我們是奉旨作戰,他就算膽子再肥,也只有乖乖投降的份兒。傳令下去吧,今天早點休息,明天咱們就要進行攻城作業。”
“遵命!”張貴躬身應諾,立刻走下去發布命令。
張貴發完命令,剛準備離開,忽聽到楊凌喊道:“且慢!”
“大帥有何吩咐?”
“我突然想到,咱們這次攻城,可以多做些準備工作!”
“多做些準備工作?”
楊凌眼珠子骨溜溜亂轉,嘿嘿笑道:“比如擂石、火油、硫磺、硝石等物資。”
“大帥英明!卑職這就下去通知各部準備!”
楊凌滿意地頷首,然后走到地圖旁邊仔細觀察濟州城,尋找適合登城作業的地點。濟州城四周皆平坦,根本無法作為登城作業的地點。
楊凌思忖片刻,靈機頓生,指著地圖說道:“濟州東邊的海岸線較寬闊,可以充當登陸的緩沖區域。傳令各部,沿著東邊的海岸線向南推進五里。”
“遵命!”
張貴立刻傳令各部,按照楊凌的命令,各部隊開始移動。
楊凌則率領親兵護送著幾輛板車和十幾桶火油和硝石往前面駛去。
楊凌等人先將板車放在海灘上,隨后搬下火藥包。然后拿著火折子點燃引信,扔進板車,接著迅速后退,躲到板車后面的掩體里。
板車爆炸產生的巨大氣浪席卷海面,海水被掀起十余丈高,許多魚蝦受驚,四散奔逃。
板車爆炸的煙霧很濃,海面頓時升騰起淡白色的濃煙。
等濃煙散盡之后,楊凌等人紛紛跳下板車,扛著盾牌或者長矛向濟州城殺去。楊凌等人沿著海岸線,沿途射擊,不斷地向濟州城靠近。
韓瓚得到消息趕到城墻垛口的瞭望孔附近,看著官軍的動靜。
“父親大人,他們真的想攻城啊!”韓瓚的侄子韓世勇急切地問道。
韓瓚咬牙說道:“不惜代價,死守!”
韓世勇皺眉道:“父親,濟州城只有不到五千兵力,我們怎么能夠擋得住官軍?孩兒看咱們還是暫避鋒芒吧!”
韓瓚沉默不語,他心里也在糾結,濟州城能否堅持到援軍到來的時候。如果援軍遲遲未至,自己這幾千人馬恐怕真要全部葬送在濟州城下。
濟州城雖然號稱是淮安郡的第二雄關,但是其城池并不堅固,城墻的質量也堪憂。
如果韓瓚的部下沒有傷亡,憑借城墻的阻攔,韓瓚倒是有信心擋住楊凌的攻勢。
然則,昨夜楊凌派人潛伏在城外,連續放箭偷襲韓瓚的軍營。今天上午,楊凌更是直接調集大批民夫修筑起土墻,把整個濟州城圍得滴水不漏,根本不給韓瓚留下任何的機會。
韓瓚猛然轉身,大聲喝道:“什么情況?”
“報告將軍,官軍已經逼近到城墻兩百步左右的位置,預計還有半柱香時間就會攻城!”
韓瓚咬牙道:“傳本將的命令,所有弓箭手立即拉開弓弦瞄準敵人。同時吹響警鐘!”
韓瓚話音剛落,就聽到城門外傳來震耳欲聾的吶喊聲。
“咚咚咚咚咚!”鼓角齊鳴,旌旗招展。
韓瓚臉色劇變,厲聲喝道:“準備迎戰!”
“咚咚咚!”
城門處傳來震天的敲打聲,緊跟著是凄厲的尖銳銅鑼聲,然后是戰斗的號角聲。
楊凌站在土墻上,看著城門處的戰況,微笑道:“韓賊果然害怕,看來他真的是想拼命嘍!”
“大帥威武!”眾將齊聲歡呼道。
楊凌扭頭對副總管張貴道:“立刻組織民夫,把攻城器械都運上去!”
“末將遵命!”張貴應諾之后匆匆跑下去。
濟州城城門外,韓瓚看著城外源源不斷涌來的官軍,心里不由得有些絕望。
“快,放箭!快放箭!”韓瓚拔出腰刀,朝著遠處瘋狂地砍殺。
韓瓚率領手下奮力劈砍官軍拋來的滾木、擂石、火油、硝石、火繩等物品,可惜濟州城外的官軍實在太多。
……
楊凌帶著三萬名精銳,分別從三個方向,對著濟州城同時發起進攻。濟州城的北側城門被撞破,韓瓚帶領殘部試圖抵抗,卻根本無法阻止官軍蜂擁入城。
濟州西門處,韓瓚帶著最后七八百殘兵倉促奪下城門,勉強擋住楊凌麾下的兇猛進攻,卻無法阻擋官軍的攻城。
濟州東門處,楊凌帶領主力部隊攻陷東門,順利占領濟州城東門。
濟州城西門外,韓瓚終于頂不住潰敗的局面,最后的七八百殘兵也被迫棄城突圍。
濟州城失守的消息很快便傳遍濟州城的每個角落,濟州城內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