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點點頭,對葉霓裳說道:“我做這些,不是為了權力,是想讓漢東的老百姓能過得踏實點。”
“我相信你。”
葉霓裳笑了笑,起身拿起采訪包,對沈青云說道:“走吧,既然你這么說,那我就不客氣了,正好嘗嘗漢東的小吃,看看跟江北的比怎么樣。”
沈青云也站起身,拿起外套:“保證讓你滿意。京州最有名的小吃街就在附近,開車十分鐘就到,都是本地人常去的地方,味道正宗。”
兩人走出辦公室,江陽早已把車停在樓下。
沈青云讓江陽先回去,自己親自開車,帶著葉霓裳往小吃街駛去。
車上,葉霓裳看著窗外的街景,感慨道:“京州變化挺大的,上次來還是五年前,現在高樓多了,街道也干凈了不少。”
“這幾年漢東一直在搞城市治理,京州作為省會,自然要走在前面。”
沈青云一邊開車,一邊介紹道:“不過老城區的味道還在,一會兒帶你去的小吃街,就在老城區里,保留著很多傳統手藝。”
葉霓裳點點頭,拿出手機拍了幾張街景照片,嘴里念叨著:“回去可以給同事看看,漢東的發展確實不錯。”
………………
十分鐘后,車子停在京州市老城區的狀元街路口。
這條街有著上百年的歷史,青石板路被歲月磨得光滑,兩側是清一色的青磚灰瓦小樓,掛著紅燈籠,空氣中彌漫著各種食物的香氣,米粉的酸辣、醬板鴨的咸香、桂花糕的甜香,交織在一起,透著濃濃的煙火氣。
沈青云帶著葉霓裳走進巷子,路邊的攤販熱情地招呼著,不少食客坐在小馬扎上,吃得津津有味。
“這家的米粉是京州特色,純手工做的,湯頭熬了八個小時,你嘗嘗。”
沈青云帶著葉霓裳走進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大叔,認出了沈青云,連忙迎上來:“沈書記,您怎么來了?還是老樣子,加辣加酸筍?”
“今天多來一碗,給我姐姐也來一份,同樣的口味。”
沈青云笑著說道:“再加點醬板鴨和桂花糕。”
老板麻利地應著,轉身去后廚忙活。葉霓裳看著窗外的街景,笑著說:“沒想到你這個省委副書記,還會來這種小館子吃飯。”
“味道好就行,跟身份沒關系。”
沈青云遞給她一雙筷子,隨口說道:“我剛到京州的時候,經常來這兒吃,有時候加班晚了,就打包一份米粉回去,比食堂的飯菜合胃口。”
很快,兩碗熱氣騰騰的米粉端了上來,還有一盤色澤紅亮的醬板鴨和一碟晶瑩剔透的桂花糕。米粉的香氣撲鼻,葉霓裳拿起筷子嘗了一口,眼睛亮了起來:“好吃,比江北的米粉勁道,湯頭也鮮。”
沈青云看著她吃得滿足的樣子,心里也跟著高興。
姐弟倆一邊吃,一邊聊著家常,從各自的身體狀況,聊到小時候的趣事,又聊到各自的工作。葉霓裳說起她跑采訪時遇到的各種新鮮事,沈青云也偶爾講講漢東的風土人情,氣氛輕松又溫馨。
“對了,你這次除了生態保護區的采訪,還有別的任務嗎?”
沈青云隨口問道,夾了一塊醬板鴨放進嘴里。
葉霓裳的動作頓了一下,放下筷子,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眼神里多了幾分嚴肅。
她左右看了看,見店里人多嘈雜,便壓低聲音說:“其實,我這次來漢東,還有一個隱藏的采訪任務。”
沈青云心里一動,放下筷子:“什么任務?”
“我半個月前接到一條微博私信投稿。”
葉霓裳的聲音壓得更低,鏡片后的眼睛透著記者的敏銳:“投稿人說,京州市光明區的一家國有紡織廠,叫光明紡織廠,去年年底被人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一家私營企業。”
沈青云的臉色瞬間變了,原本輕松的神情消失得無影無蹤,眉頭緊緊皺了起來。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