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山點點頭,呷了口茶:“蕭明遠案的受害女孩,安排好了嗎?”
“聯系上了,在南方當特教老師。”
沈青云的聲音柔和了些:“她說等明遠小學建成,想來當志愿者。”
辦公室里安靜下來,只有墻上的掛鐘在滴答作響。
沈青云注意到顧青山辦公桌上的文件里,有一份《江北省人民政府領導分工調整方案》,右上角用鉛筆標了個問號。
他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林向陽倒臺后,常務副省長的位置空了快一個月,省內已有不少猜測。
“你在濱州待了這么久,對省政府的工作熟悉了嗎?”
顧青山突然開口,目光落在沈青云臉上,帶著探究。
沈青云握著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緊,溫熱的茶水差點濺出來。
他迅速整理思緒,語氣保持平穩:“我主要精力都在濱州的工作上,對省政府的具體分工不算太了解。”
他刻意避開“熟悉”這個詞,官場談話的藝術就在于留白:“不過每次參加省政府工作會議,都能感受到李省長抓工作的魄力。”
顧青山笑了,指節輕輕叩著桌面:“你是副部級,按規定也參加過省委全會,對省里的情況不會陌生。”
他的目光轉向窗外的雪松,淡淡地說道:“林向陽的位置空了些日子,省委常委們討論過幾次,都覺得需要個懂基層、敢碰硬的同志。”
沈青云的心跳驟然加快,茶水的溫度仿佛順著指尖蔓延到心臟。
他知道顧青山的話絕不是隨口一提。
自己的履歷擺在那里: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長到公安廳長,再到市長、市委書記,每一步都扎根基層,尤其是在打擊黑惡勢力和反腐領域,有過好幾次漂亮的硬仗,這正是當前省政府急需的特質。
“顧書記,我覺得自己目前的重心還是在濱州。”
沈青云放下茶杯,杯底與茶幾碰撞發出輕響,認真的對顧青山說道:“專項整頓剛啟動,明遠小學重建、拆遷款清退……這些事都得盯著落實,實在分不出精力考慮其他。”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表達了對現有工作的專注,又沒直接拒絕可能性。
顧青山顯然很滿意這個態度,端起茶壺又添了些水:“你的心情我理解。不過青云啊。”
老書記的語氣變得意味深長,緩緩說道:“機會這東西,不是什么時候都有的。當年讓你從公安系統轉地方,你也猶豫過,對吧?”
沈青云想起幾年前的那個深夜,父親也是這樣找他談話的。
只不過當時他顧慮重重,最終猶豫很久才下定決心。
“是。”
沈青云點點頭道。
“現在也是一樣。”
顧青山的目光變得銳利,像穿透迷霧的燈塔:“江北省需要能扛事的人,尤其是在經歷了林向陽這樣的案子后,更需要讓老百姓看到希望。”
他端起自己的茶杯,這是送客的信號:“回去好好想想,不用急著給我答復。”
沈青云起身告辭時,注意到顧青山辦公桌上的那份分工調整方案,鉛筆標注的問號旁,多了個小小的沈字。
車子駛出省委大院時,夕陽正沉向遠處的山巒,給雪松鍍上了層金邊。
周大偉打開收音機,里面在播放林向陽案的最新進展,主持人用沉痛的語氣說:“這起案件警示我們,權力失去監督必然導致腐敗。”
沈青云讓他關掉收音機,靠在椅背上閉上眼。
常務副省長,進入省委常委會,這意味著能在更大的平臺推動反腐和民生工作。
但濱州的攤子剛鋪開,專項整頓、小學重建、拆遷戶安置……每一件都離不開人盯著。
猶豫了許久,沈青云覺得,或許自己應該跟父親商量一下。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