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姬丹帶著侍從,來到了荊軻的住宅。
史上記載荊軻,出生年不詳,卒于公元前227年,是姜姓,慶氏(古時"荊"、"慶"音近),字次非,是戰國末期的衛國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后代,也是戰國時期著名刺客,也稱慶卿、荊卿、慶軻,最出名的就是“荊軻刺秦王”。
據說荊軻喜好讀書擊劍,為人很是慷慨俠義。后來游歷到燕國,又由田光推薦給燕太子姬丹。
史料記載,繼秦國滅了趙國后,大秦的兵鋒直指燕國南界,燕國太子姬丹震懼于此事,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
荊軻于是獻計于燕太子丹,打算以秦國叛將樊於期的人頭以及燕督亢之地的地圖進獻秦王,以趁機行刺。
但是燕國太子丹不忍心殺樊於期,荊軻只好私下見了樊於期,告訴樊於期他想要刺殺秦王政的實情,樊於期為了成全荊軻而選擇自刎。
于是在公元前的227年,荊軻帶著燕督亢之地地圖和樊於期的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在臨行前,燕國太子姬丹、高漸離等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荊軻與秦舞陽入秦后,秦王在咸陽宮隆重的召見了他們。在交驗樊於期頭顱,獻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之地的地圖時,荊軻圖窮匕首見。
在荊軻刺秦王不中后,被秦王拔劍擊成重傷后為秦王宮侍衛所殺。
而此時歷史的腳步并沒有停下,還是按照史上的記載流轉著。
燕太子姬丹前去荊軻的住宅,與荊軻商討,究竟該如何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