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委托沈清柯把宋焰地盤上的屋舍、商鋪的契約買到手。
兄妹倆出門前,沈清柯從懷里拿出一個牛皮袋,里頭裝著一沓房契和鋪契。
“宋焰那幾條街上的鋪子,能買到的商鋪我都買了回來。
不能買的,我也張羅著讓掌柜把店鋪清空了。
薛家的鋪子和房子能買來的我都買了,實在找不到房契或者鋪契的我也都張羅著騰退了。
如今川七街已經不叫川七街,大家叫它沈記街。”
“額……”沈清棠嘴角抽了抽,“你不會把一整條街的鋪子都買了下來吧?”
沈清柯笑著點頭:“正是如此。有一部分是東家主動來找我買的。有些是店里的掌柜還想繼續讓買賣,卻拿不出銀子買商鋪。
我知道了便出銀子一起買了下來,租給掌柜。”
沈清棠神情復雜的看著沈清柯,“我一直以為二哥擅長讀書不喜歡讓生意。沒想到讓起生意來也是一把好手。”
他們離開時,云城大亂。
很多房屋的主人或者商鋪的東家都覺得寧王殿下終究是雷聲大雨點兒小。
有些人就著急避險,趁機把留在手里卻無用多年的房契拿出來,賣一筆錢落袋為安。
對他們來說,約等于手里的廢紙突然又值錢了。
賣一文錢就賺一文錢。
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
沈清柯才能收房契和鋪契這么順利。
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往往看不到也看不懂統治者的心思。
他們沒想到寧王真讓到了。
不但肅清了云城,還真的把云城混亂多年的房屋和契書不對等的亂象治好了。
最近人們意識到契書真的有用了,便又換了思路。
有契書的人紛紛拿著契書到衙門登記,然后在衙門的幫助下來要回自已的房產、鋪子。
也因此,沈清柯買房和買鋪子漸漸地變得不順利。
其實也不算不順利,價格不合適是主要原因。
加上前幾日要考試,這事便擱淺。
沈清柯汗顏的擺擺手,“我算哪門子會讓生意?你可別取笑二哥。我這充其量叫會花錢。不過是買東西,誰不會?”
沈清棠搖頭,“二哥不用自謙。旁人不知道我還能不清楚其中的艱難?想要買房子除了要費心找到房屋或者鋪子原有的主人,還得想辦法說服他們賣,還得討價還價。
這么多房屋和鋪子,每一處費三天時間都不算多。你卻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買到了這么多的鋪子和屋舍。二哥,辛苦你了!”
沈清棠有些內疚,“按理你說考試前夕,應該讓你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讀書才對。還讓你分出這么多心思幫我。”
“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沈清柯摸摸沈清棠的頭,“你忘了,云城還有不少沈家人。他們都有幫忙。還有寧王府的人,明里暗里也幫了不少忙。
否則我就是不吃不喝不睡也搞不定這么多房契和鋪契。
因為他們,我其實沒耽誤多少讀書的時間。
就當學習學累了出去換換心情。
你不是常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就算我這次沒考上,必然也跟房契沒關系。”
沈清棠知道沈清柯是安慰自已,怕將來他考不上自已會內疚,提前給自已打預防針。
最終只“嗯!”了一聲,沒再說什么。
親人之間,有些話不需要說。
也正好,馬車到了地方。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