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朝廷之聲,便可如臂使指,直達民間…妙!甚妙!”
但他旋即想到另一關鍵問題:“內容遴選、審核,事關重大,若有不慎,恐生事端。
此報刊由何人主理?又如何確保其所載之事,皆公允屬實,不致偏頗惑眾?”
“父皇圣明,洞悉關鍵。”
李承乾立即答道,“兒臣以為,此報刊主辦之權,當屬朝廷,或可暫由秘書省或門下省轄制,但需父皇指定一心腹重臣總攬其責。
所有刊載內容,尤其是涉及政令、輿情之處,必須經由嚴格審核,務求公允翔實,絕不可成為黨同伐異、攻訐私怨之工具。
其首要之責,在于宣達上意,教化百姓,溝通上下。”
他刻意強調朝廷主導和嚴格審核,以消除皇帝可能產生的對于“論失控”的顧慮。
李世民沉吟良久,殿內一時寂靜無聲。
李承乾屏息凝神,等待命運的裁決,他知道,這件事的成敗,就在李世民的一念之間。
終于,李世民緩緩開口,目光銳利如刀:“承乾,此策膽大而新奇,若成,于國朝確有大益。然,亦如雙刃之劍,須得慎之又慎。”
“兒臣明白!”李承乾心中一塊大石落地,知道事情成了大半。
“朕準你所奏。”李世民最終定調,“便由你以東宮之名,先行試辦數期。
總攬之事…朕會讓魏征兼管內容審核。
他性情剛直,公允持正,可擔此任。一應費用,先從內帑支取。朕要看看實效如何,再做后續定奪。”
讓魏征把關,既顯示了對此事的重視,也確保了內容的公正性!
“兒臣領旨!定當謹遵父皇訓示,與魏大夫悉心協作,力求將此報刊辦成宣達圣意、惠澤百姓之利器,絕不辜負父皇信任!”
李承乾強壓下心中的狂喜,鄭重行禮。
有了李世民的首肯和魏征的保駕護航,他創辦大唐第一份官方報紙的計劃,終于可以邁出最關鍵的第一步了。
可以預見,當這份報紙真正出現在長安街頭時,必將在大唐的朝野上下,掀起另一場巨大的波瀾!
李承乾退出太極殿,步履沉穩,心中卻已波瀾萬丈。
魏征主審,李世民內帑支持,東宮主辦…這已是眼下最理想的局面。
他深知,手中即將掌握的,是一件遠比曲轅犁更鋒利的武器。
“掌控天下喉舌,打通百姓了解政事的通道…”
他默默思忖,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一旦此報風行天下,朝廷政令、新政益處將不再經過世家大族及其門生故吏的層層解讀與過濾,而是直抵士庶眼前!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