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員的配合依舊陽奉陰違,辦事效率極低。核查田畝時,時常會遇到“意外”
負責帶路的鄉老突然“生病”,丈量工具“意外損壞”,甚至偶爾還會發生一些小規模的、莫名其妙的“民聚喧嘩”,干擾清查工作。
更有甚者,長安的朝堂之上,關于馬周在河北“行事酷烈”、“滋擾地方”、“苛責官吏”、“引得怨聲載道”的彈劾奏章,也開始悄然增多。
雖然立刻被魏征、長孫無忌等人駁斥,但這種輿論壓力卻在持續積累。
這一切,馬周都默默承受,依舊我行我素。
他不斷地將河北的情況、遇到的阻力、以及查到的某些更深層次的線索,通過密奏形式,直接呈送東宮。
……
東宮之中,李承乾翻閱著馬周送來的最新密報,面色沉靜。
屬官在一旁憂慮地道:“殿下,馬宣慰使在河北舉動是否過于急切?如今朝中非議漸起,長此以往,恐對殿下清譽有損。
是否稍加規勸,令其稍緩步伐,更講求策略?”
李承乾放下密報,搖了搖頭:“賓王所做,正是孤所期望的。
亂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藥。河北積弊已深,非雷霆手段不足以震懾宵小,廓清寰宇。那些非議,早在意料之中。”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著庭院中在春風里抽芽的柳枝,語氣斬釘截鐵:
“他們越是非議,越是證明馬周做對了,戳到了他們的痛處!若馬周此刻退縮,則前功盡棄,新政在河北必將寸步難行!”
“告訴馬周,孤信他,讓他放手去做!長安這邊的風雨,孤替他擋著!”
李承乾眼中閃過一絲銳芒,“另外,傳令給我們在河北的人,加緊收集各地官員、胥吏、鄉紳阻撓新政、陽奉陰違的確鑿證據,尤其是與博陵、范陽、太原那幾家有牽連的!
他們既然喜歡在背后耍手段,那孤就把他們這些手段,一件件,一樁樁,全都擺到明面上來!”
“是!”屬官感受到太子語氣中的決絕,心神一凜,連忙領命。
李承乾知道,與世家大族的這場較量,已經進入了一個更復雜、更考驗耐力和決心的階段。
馬周在明處揮刀斬亂麻,而他要在長安,在更大的棋局上,為馬周,也為新政,撐起一片天,并準備落下下一步更關鍵的棋子。
風暴在河北大地盤旋,而長安城中的暗流,也終于尋到了突破口。
這日朝會,氣氛較往日更為凝重。議題剛進行到一半,一位御史臺的官員便手持玉笏,疾步出列,聲音帶著刻意營造的悲憤:
“陛下!臣要彈劾河北道宣慰使馬周,借推行新政之名,行酷吏之實!
其在貝州等地,不察實情,偏聽偏信,縱容刁民誣告...”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