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案件的審理進度大大加快,
而原本態度曖昧、甚至可能傾向于崔氏的一些官員,也紛紛轉變立場,變得“鐵面無私”起來。
墻倒眾人推,鼓破萬人捶。
清河崔氏這棵曾經枝繁葉茂的巨樹,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枯萎、崩塌。
其侵占的田產、財富被陸續查封清點,其在朝在野的黨羽被紛紛揪出或主動檢舉。
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正以青州案為原點,席卷開來,滌蕩著朝堂上下。
……
東宮。
李承乾聽著杜荷來匯報著昨夜長安城內動靜以及朝堂上的風向變化,臉上并無太多意外之色。
“崔斂自尋死路,倒是省了我們不少麻煩。”他語氣平靜,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殿下神機妙算,陛下運籌帷幄,臣只是依令行事。”杜荷羨恭敬道。
李承乾擺了擺手:“接下來,三司會審需盡快結案,定讞量刑,要快,要穩,要狠。要讓天下人都看到結果。”
“是!三司已加快進程,不日便將具結案卷,呈報陛下御覽。”
“很好。”李承乾點頭,目光望向窗外,庭中新栽的樹苗已吐露嫩芽。
他知道,鏟除一顆巨大的毒瘤之后,需要的是盡快建立新的秩序,播下新的種子。
打壓世家并非最終目的,讓這大唐江山更加穩固,讓百姓能真正安居樂業,才是根本。
他的路,還很長。
但經此一役,最大的絆腳石之一已被搬開,前路雖仍有荊棘,卻已開闊了許多。
而他手中的力量,無論是東宮屬官,還是在民間的聲望,乃至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都已不可同日而語。
一場風暴漸漸平息,但由這場風暴所引發的變革,才剛剛開始滲入大唐帝國的肌理,悄然塑造著一個全新的未來。
……
三司衙門的燈火,接連數日徹夜未熄。
刑部大堂、大理寺正廳、御史臺公廨,皆是案牘如山,人影穿梭。
卷宗、證物、口供,如同匯入大河的溪流,被無數雙忙碌的手分揀、核對、串聯。
有了皇帝毫不含糊的旨意,更有了朝野上下清晰無比的風向轉變,三司官員的效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有潛在的、可能存在的拖延和阻礙,此刻都已煙消云散。
杜荷、長孫沖以及東宮屬官們提供的原始證據鏈被迅速夯實、擴展。
那些原本態度曖昧、甚至暗中與崔氏有勾連的官員,此刻為了撇清關系,表現得比誰都積極。
他們主動提供線索,積極印證罪證,甚至不惜拋出一些自己知道的、但與自身牽連不深的崔氏其他罪狀,以表忠心。
一份份詳盡的審訊筆錄被整理出來:
青州刺史與崔氏爪牙的供詞相互印證,詳細描述了如何借天災盤剝百姓、如何強占田產、如何逼良為奴、如何草菅人命的細節,樁樁件件,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