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方田鄉和水源鄉、這兩個最貧困的鄉村,每次來青山鎮考察、副縣長陳戰和余希強都會陪同往來。
最多的時候,唐翔宇僅一天、便接待了三波訪客,被冠以大棚種植示范村的鄭村長、也是不勝其煩,從原來接待的興高采烈,最后接待都推給了其他干部!
雖然鎮上接待的訪客不少,但真正能把大棚種植落地的鄉鎮、卻是寥寥無幾,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因為資金!
唐翔宇有著村支書的支持,建行貸款的工作人員、更是親自來到各村統一辦理貸款,不僅效率高、由于是統一辦理,每次都收獲頗豐!
其它鄉鎮別的不說,就出行的那條路、那坑坑洼洼的,和青山鎮根本沒法比!
再有就是各村村長,對于大棚種植的態度、也是以聽聽居多,在身邊沒有典型的成功案例之前、就讓村民承擔幾千塊的貸款,這要成功了還好、要是虧本了,村民找誰說理去?
要知道以往的一些歲月里,部分鄉鎮長為了自身的政績、強行改變一個地區的種植作物,卻沒有給他們尋找合適的銷路、賠本的案例很多!
再加上每一任領導的新想法,正是這些因素、讓很多人都非常抗拒!
縱觀唐翔宇的每一步做法,不管是前期的修水泥路立民心也好、還是試點大棚種植、宣傳大棚種植也好,還是中期的將各村村長聚到一起、參觀并且再次宣傳,以及后期的各村面對面交流、每一步都是循序漸進!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