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無雙好圣孫請老朱退位 > 第505章 盛世夢想!布衣天子的野望!

      第505章 盛世夢想!布衣天子的野望!

      老朱現在很興奮,胸腔里像揣了團火,燒得他坐不住椅子,索性在院子里踱來踱去,龍靴踏在金磚地上,發出沉穩的咚咚聲。

      他望著窗外宮墻內那片小小的菜圃——那是他與馬皇后親手開辟的,種著一些常見作物,像極了當年在濠州鄉下的日子。

      可此刻,眼前的菜圃忽然幻化成無邊無際的田野,田野里長滿了朱高熾說的玉米、土豆、紅薯,穗子沉甸甸地壓彎了秸稈,塊根在土里脹得飽滿,看得他眼睛發燙。

      作為一位貧農出身的布衣天子,朱重八太清楚糧食意味著什么了。

      當年在濠州,他見過最狠的餓——一家五口,先是賣了小女兒,再是老父餓斃,最后老娘和兄長躺在草堆里,瘦得只剩一把骨頭,臨死前還在念叨“要是有口糠咽就好了”。

      那時老朱就明白,百姓的命,是糧食喂出來的。

      沒有糧,別說生兒育女,能活著就已是僥幸。

      如今他成了天子,坐在這金鑾殿上,看的奏報堆成了山,可翻來覆去,最扎眼的還是那幾個字:“某地大旱,顆粒無收”、“流民數萬,易子而食”。

      他減免賦稅,撥款賑災,甚至把內庫的銀子都拿出來買糧,可天災像跟大明過不去似的,洪武元年陜西蝗災,三年淮西大水,五年山東大旱,糧食產量本就跟不上,賑災的銀子像填了無底洞,朝堂上下都繃著一根弦。

      可現在,朱高熾說有糧種能畝產二三十石!

      老朱猛地停住腳步,手指在虛空里點算——一戶農家,若是有十畝地,種上這神奇作物,一年就能收兩百到三百石糧!

      除去自家用度,還能余出一百多石。

      有了余糧,他們敢生孩子了吧?頭胎生一個,二胎生兩個,不出十年,一戶就能變成三戶、五戶。

      人口多了,村落就旺了,集市就活了,這才是盛世該有的樣子!

      盛世的判定標準是什么?

      人口!人口!人口!

      朱元璋想起當年打天下時,最愁的就是兵源。滁州招兵,來的都是面黃肌瘦的流民,拉弓都拉不滿;后來占了南京,有了江南的糧,兵士才漸漸壯實起來。

      若是天下人都能吃飽,哪家漢子不愿意從軍?

      到時候衛所里的兵,個個能扛槍、能拉弓,北征蒙古,南討蠻夷,開疆拓土還不是手到擒來?

      他要讓大明的旗幟插遍漠北,插到西域,插到那遙遠的美洲去!

      人口多了,人才自然就多了。

      江南的才子、北方的武士,哪怕是窮鄉僻壤里的農家子,只要能吃飽飯,就能去讀書、去習武。

      科舉場上多些真才實學的,軍校里多些敢拼敢打的,朝堂上就不會再是那些只會空談的腐儒,邊關就不會再是那些畏縮不前的庸將。

      到時候,替他牧民守土的,是能臣;替他鎮守邊疆的,是猛將,這江山才能坐得穩!

      更讓老朱心頭火熱的是拓荒。

      遼東的黑土地、西域的綠洲、南洋的島嶼,還有朱高熾說的美洲……多少好地方現在荒著,不是不想占,是沒人去!

      百姓在中原故土都吃不飽,誰愿意背井離鄉去蠻荒之地?

      家里的幾畝薄田再貧瘠,好歹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根基,春種秋收,總能盼著點念想;鄰里鄉親都熟絡,真遇著難處,多少能幫襯一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