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無雙好圣孫請老朱退位 > 第464章 自信!徐允恭不是悲劇人物!

      第464章 自信!徐允恭不是悲劇人物!

      帳內炭火漸漸轉旺,詹徽與劉三吾將擬定的章程折好收進袖中,又躬身行了一禮,便識趣地退出了帥帳。

      帳門被寒風帶起的瞬間,徐允恭忽然上前一步,擋住了即將合攏的氈簾。

      他轉過身,目光落在朱高熾身上,復雜得像揉碎了的星光。

      方才議事時,他始終沉默著聽著,可每聽一句關于嶺北駐軍布防、商路衛所的安排,心頭就像被重錘敲了一下——朱高熾規劃的這一切,恰好覆蓋了他麾下騎兵的巡邏半徑;那些榷場選址,全是他前幾日勘察過的易守難攻之地;甚至連詹徽掌管的商稅如何補貼軍餉,都細致到了每月撥付的日期。

      這哪里是皇孫在規劃嶺北,分明是在為他徐允恭量身打造一張穩固的大網。從木倫河谷生擒也速迭兒,到和林廢墟上重立秩序,朱高熾親冒矢石打下的這片天地,竟全是為了讓他能毫無后顧之憂地扎下根來。

      “殿下……”徐允恭的聲音有些發緊,鐵甲與凍硬的革帶摩擦著,發出細碎的聲響,“您冒著風雪涉險出征,生擒也速迭兒震懾草原,又在此定下商路章程……這一切,都是為了臣?”

      朱高熾握著茶盞的手指頓了頓,抬眼時正撞上徐允恭泛紅的眼眶。

      這位舅父比自己年長兩輪多,繼承了中山王徐達的眉眼,只是眉宇間少了幾分殺伐氣,多了些沉穩。

      可此刻,那雙總是帶著堅毅的眼睛里,竟晃著水光。

      朱高熾放下茶盞,站起身走到輿圖前。

      指尖劃過“嶺北都司”四個朱筆大字,忽然想起史書中關于“徐輝祖”的記載——那個被朱允炆忌憚、因避諱皇太孫名諱而被迫改名的將才,那個在靖難之役中死守鏖戰、寧死不肯歸順朱棣的忠臣。

      徐達的嫡長子,本該像父親一樣馳騁疆場、光耀門楣,卻困在南京城里,被猜忌捆住了手腳,最后在郁郁中離世,連“徐輝祖”這個名字,都成了史書里一筆無奈的注腳。

      心口忽然一陣發悶,朱高熾眨了眨眼,才沒讓濕意漫上眼眶。

      他轉過身,看著徐允恭,忽然笑了:“舅父覺得,除了你,還有誰能擔起這嶺北的擔子?”

      徐允恭一怔。

      “外公徐達常年鎮守北平,大都督李文忠又要執掌五軍都督府,其他將領要么鎮著遼東,要么守著云南,以及各地要害城鎮。”

      朱高熾掰著手指細數,語氣輕松得像在說家常,“可嶺北不一樣,這里既要能打仗,又要會安撫部落;既要懂軍務,又得通商路。”

      “放眼整個大明,論將門出身,你是大將軍嫡子;論才干,你跟著外公自幼隨軍,而且常年駐守北平熟悉軍務;論心細,那日勘察和林地形,你連哪處泉水冬季不凍都記在冊子上——不是你,還能是誰?”

      徐允恭的喉結滾動著,卻說不出話來。

      他知道自己有才干,也渴望像父親一樣建功立業,可這些年總覺得頭上有層無形的網——他是徐達的嫡長子,所以備受朝野關注,在父親的培養之下,徐允恭也戒驕戒躁,一門心思地打理軍務。

      他以為這輩子最多只能做個鎮守一方的將軍,卻沒想過高熾會把嶺北這片新天地,完整地交到他手上。

      “臣……臣不明白。”徐允恭的聲音帶著顫抖,“嶺北地處要害,殿下為何不交給更穩妥的老將?臣……”

      “因為你是徐允恭。”朱高熾打斷他,目光亮得驚人,“不是誰的影子,不是誰的忌諱,就是徐允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