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速迭兒自立為汗!
這消息對大明而確實不是一個好消息,甚至可以說是給剛平定的北疆添了一把亂。
其一就是脫古思帖木兒徹底成了廢棋。
原本朝廷還盤算著利用他忽必烈嫡系、正統大汗的名分,對草原部落進行招降安撫,讓那些搖擺不定的部族看在“故主”的面子上歸順大明,為嶺北的建設減少阻力。
可如今也速迭兒一鬧,脫古思帖木兒成了被草原各部恥笑的“階下囚”,連自身都難保,他的正統地位自然也就一文不值,再想借他的名號做文章,已是癡心妄想。
其二則是原本草原上因脫古思帖木兒被俘而出現的權力真空,眼看就要因為也速迭兒的出現重新凝聚起來,極有可能再次形成一個與大明對峙的北元政權。
畢竟,也速迭兒再怎么說也是黃金家族的后裔,阿里不哥一系雖當年輸給了忽必烈,卻始終是草原上公認的皇族支脈。
如今忽必烈一系的子孫如此不爭氣,連大汗都成了明軍的俘虜,那么蒙古部落轉頭支持阿里不哥一系的也速迭兒,好像也沒什么說不過去的。
恰巧就是在這個權力交接的敏感時期,也速迭兒適時冒出頭來,打著“恢復大元榮光”的旗號,草原共主的位置,似乎舍他其誰?
這也速迭兒相當精明,深知“名分”二字的重要性,自立為汗后依舊沿用“大元”的名號,半點不敢僭越。
他心里清楚,只有扛著這面大旗,才能最大限度地喚起蒙古各部對“大元”的歸屬感,才能名正順地招降那些散落的北元舊部,拉攏那些對忽必烈后裔失望的部族。
如此一來,用不了多久,那些原本一盤散沙的草原勢力,很可能就會在他的旗幟下重新集結,再次對大明的北疆構成威脅——這正是朱元璋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其三,朝廷正卯足了勁準備建設嶺北行省,從屯墾的田畝規劃到流民的遷徙安置,從驛站的選址到互市的章程,樁樁件件都已籌劃妥當,萬事俱備只等徐允恭一行人到任后開工。
結果現在漠北西蒙古突然冒出來一個也速迭兒自立為北元大汗,這嶺北行省的處境可就瞬間變得危險起來,別說安心發展建設,接下來怕是要陷入沒完沒了的戰爭之中。
要知道嶺北那片土地,本就是蒙古人的龍興之地,哈拉和林更是當年大蒙古帝國的帝都,是草原部族心中的圣地。
但凡也速迭兒有幾分雄心壯志,想坐穩這個大汗之位,就絕不會容忍大明在嶺北扎下根來,勢必會對駐守嶺北的明軍動兵,處心積慮要把和林從明人手中奪回去。
畢竟,連祖宗的龍興之地都守不住,還談什么“恢復大元榮光”,又憑什么讓草原各部信服?
如此一來,嶺北必然會淪為戰場,明軍要分兵抵御瓦剌的進攻,遷徙來的流民惶惶不安,商隊不敢涉足,屯墾的士兵要拿起刀槍,先前所有關于建設的規劃都得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