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暴揍!
老朱與太子標總算是出了口惡氣。
朱高熾與朱雄英則鼻青臉腫地跪倒在地上,時不時還哼哼唧唧的。
“咱讓你們去建設天津,可你兩個孽障倒好,一不發地就跑去遼東戰場!”
老朱喘了口粗氣,怒斥道“真以為戰場是兒戲嗎?”
說實話,直到現在老朱都還在后怕。
一個是大明皇太孫,一個是最出色的皇孫。
得知朱雄英與朱高熾私自奔赴遼東時,六十余歲的帝王第一次嘗到了心悸的滋味。
那是比陳友諒的樓船、王保保的鐵騎更令人戰栗的恐懼——當最珍視的血脈置身于刀光劍影間,昔日戰場上殺伐決斷的鐵血豪情,化作了滿心滿肺的驚惶無措。
尤其是得知這兩個兔崽子在遼東數次險死還生后,老朱這心里就一直提心吊膽的。
戰報里每一個“險遭不測”、“險死還生”的字眼,都像鋼針扎進心口,扎得這位歷經百戰的帝王寢食難安。
好在這兩個孩子吉人自有天相,算是全須全尾的回來了,不然老朱很難想象那后果。
老朱比誰都清楚,這兩個孩子帶著戰場上的硝煙歸來,已然不再是溫室里的幼苗,而是真正觸摸過生死的大明皇孫。
而他們將會是大明的希望所在!
朱高熾頂著熊貓眼訕笑道“皇爺爺息怒,咱們這不是回來了嗎?”
“再說了,遼東局勢焦灼,其實也與我有著關系,若不是因為我,朝廷也不會改變戰略……”
按照老朱的戰略,大明逐步蠶食,可以兵不血刃地降服納哈出。
但是因為朱高熾先前提出的激進戰略,致使納哈出還支棱了一回,好在最后也順勢歸降了。
聽到這話,老朱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
“現在遼東也打下來了,關于經略遼東,還有東海貿易,你有什么想法?”
老朱可是沒有忘記此戰目的。
太子標也目光灼灼地看向小胖墩,眼中滿是期待。
畢竟這一戰,大明出動了十五萬大軍,糧草輜重耗費無數,得盡快補充才行。
剛剛挨了一頓暴揍,朱高熾也不敢再皮了,立刻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東海貿易隨時可以開展,只等海關港口建設完畢即可。”
“但遼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控制蒙古草原的重要一環。自元朝北遁后,國朝北疆防線便如一張繃緊的弓弦,而遼東則是這張弓弦上最關鍵的節點。”
“這片土地西連燕山山脈,東接鴨綠江天險,像一柄鋒利的楔子,牢牢釘入蒙古左翼與高麗之間。從軍事戰略看,遼東都司可以不斷擴充下轄更多衛所,駐軍密布的堡壘群如同鋼鐵鎖鏈,將蒙古騎兵南下的通道死死鎖住。”
“當草原部落試圖從左翼突破防線時,駐守廣寧、沈陽、開原的明軍可迅速出擊,配合宣府、大同的駐軍形成合圍之勢,令來犯之敵腹背受敵。”
“在邊防體系中,遼東更是拱衛北平、大寧的天然屏障。北平作為大明北方的軍事中樞,若遼東防線崩潰,蒙古鐵騎將如潮水般涌入,直逼我大明腹地。而大寧衛扼守遼西走廊,與遼東互為犄角,共同構筑起抵御外敵的銅墻鐵壁。二者安危與共,一旦遼東有失,大寧孤立無援,整個北方防線都將陷入被動,甚至危及中原腹地的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