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永思此次奉命剿匪,自始至終都秉承著不給右武衛丟臉的原則,行軍作戰一路小心謹慎,穩扎穩打。
雖然沒能達到段曉棠過往那種干脆利落、斬草除根的剿匪效果,但也算是圓滿完成了任務,交上了一份優秀答卷,獲得了關中百姓的一致好評。
相較于段曉棠剿匪時總免不了惹出些“意外狀況”,全永思的“運氣”顯然要好上不少。
這一路順順利利,既沒招惹不該惹的勢力,也沒給坐鎮大營的呂元正添任何麻煩,讓眾人省心了不少。
不過,右武衛也不是一切向好。
呂元正話鋒一轉,神色帶著幾分試探說道:“王爺,先前北征一戰,右武衛將士傷亡不小,損兵折將嚴重。按照規制本該補入營中、額定上番的新兵,如今只到了七成。”
新兵并非集體入營,向來是按照各自路途遠近,分批陸續報到。照往年的規制,新兵全部到齊,拖到入冬也是常有的事。
這番話聽似是在陳述事實,可段曉棠剛從白秀然處聽到關于東征高句麗的小道消息,再聽呂元正這般刻意提及新兵補員之事,心里頓時了然。
他這是在試探。
右武衛作為吳越的護身符,按照朝堂的權力平衡邏輯,自然不可能被派去參與東征。
呂元正身為大將軍,聽到些許風聲,不足為奇。
如果明年真要大興戰事,那些本該補入右武衛的新兵,極有可能被朝廷挪作他用,調撥給東征的軍隊。
吳越卻只是微微頷首,神色淡定地說道:“此事不急。”
他沒有再多說一個字,既不承認也不否認東征的傳聞,更沒有對新兵的去向做出任何承諾。
帥帳內的其他將領,有的是真沒聽出這番話里的機鋒,有的則是揣著明白裝糊涂,至少明面上都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只是靜靜聽著,不插一。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