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懷光盯著黑黢黢的大鐵鍋,“這就是鐵鍋?”做飯倒是快。
范成明湊過來,“俞家大哥,我們多帶了幾口,要不然勻些給你。”
俞懷光笑道:“范二你小子上道呀!”
范成明接下來的表現就沒那么上道,“我們什么關系,不多收你錢,照市價給就成。”
俞懷光:“你小子!”
晚間軍議,吳越第一句話就將眾人拉下云端,“速度必須得提快!”
再磨蹭下去,何時才能到東萊與孫文宴的大軍匯合。
右武衛中郎將呂元正擰眉道:“一日四十里?”
他們與民夫同行,哪能像去年左廂軍在關中一般疾行,神出鬼沒。
吳越抬頭問站在將校隊列中間的段曉棠,“曉棠,有法子么?”
段曉棠:“大概能提高到五十里,但需要付出一些代價。”
吳越:“代價?”
段曉棠:“打綁腿,減輕長期行軍造成的腿部酸疼。相應供給增加,否則民夫損失難以預料。軍中多余的駑馬亦可用以牽引車輛。”
呂元正微微有些不悅,“民夫需要格外照應?”
段曉棠說的有理有據,“轉道黎陽取糧,楚國公的性情諸位清楚,各處都伸手要糧,未必能照應到我們。民夫損失過多,難道讓軍士肩抬手拿?”
作為資源的一部分的民夫,自然該重視。
楊胤在士林和朝中的名聲,和在南衙內絕不等同。
輸送輜重糧草的民夫,任務最為辛苦,供應卻最差。每日只有一頓稀糊糊,吃不飽只能維生。繁重的勞役下,未必能堅持多久。
段曉棠懷疑,繼續下去,會大規模減員。
戰線所經之地,都是征夫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