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長:“村里沒這個人。”不用翻簿冊,村里連鄰居家里養了幾只雞都曉得,一個大活人怎會不清楚。
李開德賠著笑,“里長爺,我們校尉情況有點特殊。她在武功入籍,分到村里。但當時有急事去長安,沒來村里落戶劃地。”
里長只關心一條,“校尉,什么品級?”
李開德:“振威校尉,從六品上,和武功縣令平級。”
里長:“段校尉何時回鄉?”村里有個官,在外都硬氣些。
李開德:“校尉軍務繁忙,暫時沒法回來。”
里長:“家眷也可以回來探親!”
李開德:“校尉家里都是婦孺,不能遠行。”
里長眉頭一皺,“那段校尉為何叫你回來交稅?”不在村里生活,也沒劃田地,沒必要交稅。
李開德:“里長爺,我們一家人,實話同你說。段校尉看中的是戶籍,我們武功縣李西村的戶籍。”
里長:“番將?”只有胡人才看中大吳的戶籍。
李開德:“漢人。”
里長沉吟片刻,不少貧家逃稅棄籍。朝廷三年一造籍,段曉棠沒來村里落戶,如今的戶籍情況只有縣里才能查到。
萬一真被銷了,得趕緊恢復過來。
這可是他們李西村出去的校尉,為此里長愿意麻煩一回,“得去縣里看看。”
立刻交待家人,“套車!”
李開德和里長趕著牛車去武功縣衙。
“補稅?”縣衙的吏員第一次聽到這么離譜的要求。
看在里長的面上,縣衙門口的衙差放兩人進去。
李開德左右張望一番,感覺和華陰縣衙差不多,天底下的官府構建是不是都差不多?
戶曹沒想到臨到年底,還有人主動來交稅。
里長解釋來龍去脈,“她今年剛落戶過來,人常在外地,這會才遣人將賦稅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