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棠:“范二莊三還有吳越。”
林婉婉掰著指頭數,“趙大夫、朱大夫、謝大夫,還有盼兒。”
段曉棠笑道:“別人都是徒弟給老師送禮,到你這顛了個倒。”
林婉婉挺起胸膛,“我樂意。”
為人師者,林婉婉該有的待遇一樣不缺,朱謝兩家各給她送了桂花酒、糍粑還有團圓饃。
林婉婉反手送出去兩個漆盒,讓兩徒弟帶回家,算是還禮。
杜喬送的是他老家的一種中秋食物,名曰麥箭。白面攤成餅再加上餡,最后用秫秸卷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理論上味道應該十分鮮美。
但杜喬手藝不過關,他在家不下廚,頂多看過知道怎么做。
和杜墨兩個在廚房忙活一通,對自己的水平深刻理解后,果斷停止禍禍糧食的行為,只做了幾個給自己以解思鄉之情,另外送了幾個給東院嘗嘗鮮。
五谷豆坊做的本就是食材生意,一來二去,對長安餐飲行業的情況,不說了如指掌,至少知道三四分。
趙瓔珞“善解人意”熱情推薦道:“我知道長安有幾個食肆的掌柜庖廚是從齊地來的,若是想念家鄉味道,大可以去店里。”
中秋前一日清晨,段曉棠將一大堆散裝月餅放在伙房,說道:“這是我家鄉的中秋吃食叫月餅,孫師傅你們分些嘗嘗,剩下的午食時給將官添一盤。”
孫師傅立刻答應,“行。”
中午吃飯時,范成明左看右看桌子上多出來的一盤糕餅,第一反應,“伙房換菜單了?”
段曉棠:“是我拿來的,叫月餅,是我家鄉的中秋吃的,你們嘗嘗”
范成明挑眉道:“中秋吃月餅?”
“我們那兒規矩是這樣的。”月餅的起源沾上一絲“造反”色彩,段曉棠不可能和盤托出,只能推到自古以來上。
莊旭打量幾番,“樣式還不一樣。”
中秋講究團團圓圓,段曉棠可不會為了新意,搞出半塊月餅的創意。
所有的月餅都是圓形,只面上的花紋顏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