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建好的,還有下定金排隊的,加起來,東市五家西市兩家,其他坊一共兩家。”李匠人不得不記清楚,這些可都是祝明月的同行兼競爭對手。
李匠人的灶臺生意實際沒開展多久,祝明月心下過一遍,“還是酒樓食肆居多。”
普通老百姓支撐不了各種花費,富貴人家不關心庖廚,嘴饞大可到春風得意樓或者使喚奴仆買菜。基數最大的中等人家恐怕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能聽著風。
稍晚一會段曉棠和周木匠終于趕到。
周木匠來的晚是因帶的家什多,“段郎君,你說的打發奶油的工具暫時沒有頭緒,不過做黃油的東西倒是弄出來了。”
解下背上背的圓木桶,揭開桶蓋,里頭全是木條做成的柵欄樣式,“把牛奶倒進去,轉動外頭的把手,一直搖啊搖,分離出來的黃色牛乳就會附著到葉片之上。”
“待會我拿回家試試。”只聽形容段曉棠只能有大概印象,“奶油這塊,如果手動不行,能不能試試用腳。”
通常情況下總是用腳更省力些。
周木匠點頭,“我回去再琢磨琢磨。”順便去西市看看胡人們是怎么做的。
長安人只將牛乳當做諸多飲子中一種,不似胡人賴之生存。
一行人先到后院,祝明月指著圍墻邊空地,“這一邊沿墻搭一排草棚,暫且先建六個烤爐,按照春風得意樓的尺寸。”
“路面用石板鋪一下,免得雨天泥濘。”祝明月看著幾間空屋,“周師傅這邊,先做些自用的桌案板凳、木桶盆籃之類。”
這些算是一期工程,要求不高。
“至于鋪面的裝修,還需要再考慮一二。二位師傅先算算磚石木料,然后去作坊找趙娘子支錢。”
段曉棠在一旁眼看著祝明月和兩位師傅商量完,又一間黑心作坊屆明星在長安冉冉升起。
“員工呢,現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