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三郎自幼在家中被兄長們壓制,除了走親戚沒出過遠門。只聽說過一百多里外的都城長安,卻從未去過。
以他粗淺的精明,跟著有本事的人走,總不會錯的。
于是拋卻一切,帶著母親和妹妹孤身上長安,只是沒想到在宏偉的城墻繁華的坊市背后,求生會如此艱難。
段曉棠不由得想起一句話,換在如今場景下,便是:如果你愛他,就帶他去長安,因為它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帶他去長安,因為它是地獄。
“你現在這樣,扛包的活肯定不能再做了。我有一個做豆腐的作坊,可以留下來做工。有空屋子也可以搬過來住,晚上順便守夜,待會你們商量下,”
段曉棠還是希望三人能搬到作坊來,無論是出于作坊招工守夜的需求,還是武功匪寨中的情誼。
當初的祝三郎愛哭,看起來有些軟弱。后來卻敢帶著母親和妹妹逃出家門,不得不叫人高看一眼。
祝三郎下定決心,“我們搬來留下做工。”
“不和家人商量?”在段曉棠看來,無論結果如何,都應該和家人商量后再做決定。
祝三郎態度堅決,“段郎君你仁義,不會害我們的。”
以段曉棠的本事獨自脫身不成問題,可他還是帶著整個山寨被抓的人一起逃。后來不知從哪里搞來錢財換了布匹送給他們。
對當時已經有些走投無路的女子來說,兩匹布給了她們繼續生活的勇氣。祝三郎母子三人也因為悄悄昧下的布匹才有了的路資。
“好,待會我帶英英回去搬行李。”破家值萬貫,幾個月下來總積累下幾分家當。
段曉棠恍然想起,“一直叫祝三郎,還不知道你名字。”
祝三郎,“我就叫祝三。”
段曉棠無力吐槽,這名字取得果真隨便,你妹妹好歹還叫英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