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夫吶吶道:“我上次經過時還沒這么熱鬧。”往前頭走幾步,拐過角,濟生堂正對著的路上就清凈幾分。
此時再看門口對聯,“但愿世間人無恙,何妨架上藥生塵”,果然有幾分不把錢當錢的底氣。
醫館大門敞開,四人走進去只見里頭空無一人。
謝大夫試探喊道:“林大夫,在么?”無人應答。
隱約見后間有一道門簾,應該是通向后院的,能聽見幾許喧嘩人聲。他們幾人初來乍到,不好四處閑逛打看,謝大夫想到兩家實屬一家,“我去隔壁問問。”
出了醫館順著原路返回,走幾步便拐角站到人數少些的攤位前,挑著空問:“隔壁醫館的林大夫在哪兒,知道嗎?”
守攤子的被戚蘭娘從后頭作坊新調過來的女工,干活日久也知道濟生堂主要是治婦人病,門臉沒開在主路上,非是熟門熟路的沒法直接找到。
往日就算有病人上門,多是帷帽遮臉由家中女眷陪著,男人倒是少見。
“林娘子在后頭呢,你先去醫館坐著,我去叫她。”售貨娘子說話利落,再給等候的客人道個饒,指著謝大夫,“你稍等一會,我去給這位郎君叫個人。”
說完疾走幾步,掀開后頭的門簾,對著后院大喊一聲,“林娘子,醫館有人找。”
謝大夫站在攤位外隔得遠了沒聽到回音,賣貨娘子疾跑回來,“她很快過去。”說完繼續接待客人,“娘子,你要哪些?”
客人從菜籃里端著一個大碗,“給我舀兩文錢的豆腐腦,再切兩塊豆腐。”
以前作坊的產業鏈從豆腐開始,但人越招越多,吃早飯的人也越多。戚蘭娘和趙瓔珞背地里算一番賬,索性每天專點兩鍋豆腐腦出來,既可以自食也可以售賣。
不過豆腐腦不似豆腐凝固,需得客人自帶器皿來裝。
謝大夫低頭一看,才發現滿滿的攤位上琳瑯滿目的貨品,除了豆腐皆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