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喬聽林婉婉的話音,“你似乎經過許多考試?”她只是不清楚進士試的流程內容,但對于考試尤其是考試中的禁忌十分清楚。
林婉婉微微一笑,“你以為明月曉棠為何說我讀書好,當然是考出來的,只是考試流程內容不同。”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年年考,月月考,旬旬考。”大吳沒有周的概念。
“一分之差,你知道會有多少人從我頭上踏過去嗎?”高考一分就是一操場的人,在某些高考大省,情況更為恐怖。
杜喬:“分是什么?”
林婉婉:“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最聰明,于是發明考試和分數。百分滿分,考一百分的孩子就是比考九十九分的聰明。”
杜喬一通百竅,“我明白了。”
在林婉婉看來,如今在大吳代表先進的“進士試”依然是個草臺班子,都不需要是在試卷上寫“我的國公爸爸”,只要在考試前將我的國公爸爸宣揚得人盡皆知即可。
想到往日的看過科考舞弊,“除了往日已經公開過的稿件,其他的保存好,近來的最好寫完記憶后立刻燒掉。怕被人抄襲也怕被抄襲后還遭反誣,文人間的事情最難說清楚,平白惹一身騷。”別看大慈恩寺學子們交情似乎不錯,可他們同樣是競爭對手,永遠不要去考驗人性。
“考試前不要去陌生的地方,不要吃陌生的食物,最好也不要吃別人遞過來的東西。”最好離開位置后的水也不要再喝。
現在的考試不說一考定終身,但考的是前程,甚至身家性命。
杜喬:“會不會太過?”他不是真的什么不懂的懵懂稚子,但林婉婉每舉一個例子就代表背后的一樁事件。
“當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萬一遇上呢。反正到考試前,你在大慈恩寺善堂里搭伙,如果改善伙食,去春風得意樓,坐在大堂里吃。”人不可有害人心,但不可無防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