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棠:“能長期儲存的已經運過來了,明早先拿兩筐豆芽、十板白豆腐、三板彩色豆腐,還有些涼粉涼皮豆干等,不夠再去拿。”
祝明月:“其他食材呢?”
段曉棠:“三十只雞,五十只鴨,豬肉羊肉訂了二百斤,各色蔬菜也準備齊全。另外留了一個小二機動,隨時補貨。”
祝明月沉思一會,“先看看明天的情況。”
萬事俱備,只待開業。
開業當天,姜永嘉站在春風得意樓前對四面八方的的客人拱手道:“敝店新開張承蒙諸位惠顧,開業前三日餐食酒水全部七折。”
向后招招手,機靈的小二拎著兩行木板過來,掛在招幌上。
姜永嘉:“東家曾讀過一本古書,寫書人自敘路過商朝舊都,偶然拾得幾片甲骨,上有刻刀紋路疑似文字。經過數十年鉆研,終于確認為殷商所用文字,名之甲骨文。”
“這里有八個字,與今日使用之文字一一對應。哪位客人能答出一個,敝店便送他一桌席面。”
祝明月為何苦心積慮要出題考一考你,春風得意樓的目標人群是讀書人,必定要有與其他酒樓有所區別。
客人挑揀酒樓,酒樓何嘗不能挑揀客人,讀書少的人能知道商朝是哪個嗎。
禮自周始,信史記載也至此開始,但從倉頡造字到周之前便全然蒙昧嗎,不可能。卻沒有任何實物文字可以證實。
現在有人說商朝有文字,刻在甲骨之上,就在他們的舊都旁。博學之人已經開始回憶,《史記》中的商朝數次遷都與如今地名之對應。
總有人心思簡單,不去思索背后的學術問題,只盯著陌生的文字看。第一個字左邊是一撇,右邊不是一捺,而像是一個彎腰的人。試探道:“第一個字是人?”
姜永嘉伸出右手熱切道:“恭喜這位郎君,答對了,這的確是“人”字。席面一個月內有效,你是今日用還是先記著。”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