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椅全部換成高腳的。”
白秀然能理解,因為小院里的家具就是這樣,姜永嘉未曾見過便想象不出樣子。
祝明月不得不解釋,“面上不動,桌腳椅腳加高,身體更加舒服。”想到有些書生崇古,“那面墻旁邊搭一個木臺,放置一些矮塌矮幾給不習慣的人使用。”
“我畫了一些圖紙,待會找木器作坊定做。”
白秀然主動道:“不如找日常給你家做家具的那家作坊。”她曾經在那里定做過搖椅,覺得不錯。
“也行,”祝明月同意,“到時讓曉棠帶著姜掌柜幾個地方都跑一跑,認認人。”
祝明月指著靠墻的一塊中間的地方,“搭一個小臺子,預備給樂人表演或客人起興。”預算還要加上一筆樂器購置。
酒樓硬裝都差不多,華天樓基礎不錯,需要修改的地方不多,需要下功夫的反而是軟裝。
祝明月和白秀然坐在桌邊,手邊攤著無數稿紙,姜永嘉站在背后。
“瓷器多是“北青南白”,長安城中多用青瓷。比較一番,我們的菜色配白瓷更加賞心悅目。所以七成白三成青,餐具外圍全部燒上梅蘭竹菊的圖樣。”文人哪有不以花中四君子自喻的。
抬頭問姜永嘉,“廚師什么時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