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說的林婉婉頭皮發麻,從頭學!中醫越老越值錢,這個性別,這樣年紀,這般美貌……怕是一輩子也出不了頭。
拼了命也要找個醫館掛靠當坐診大夫,不然走街串巷做鈴醫算了。
不會看病我還不會保健嗎!
只要舍得下底線,發財暴富近在眼前。
一大早杜喬坐在大堂里,段曉棠出來見著他,熟稔問道:“吃早飯了嗎?”
杜喬不假客氣,“吃了,寺院里有早課,早膳更早些。”
林婉婉拿張餅,試圖看清楚里面的餡料,“只能吃齋菜?”連點葷腥都沒有。
杜喬不是假道學,“在外吃無事,但在廟里對佛陀還是尊敬些。”
林婉婉實在辨不出餡料的來歷,心下一橫吃了算了。、
剛咬了一口,聽到杜喬的話,“包吃包住,廟里做慈善?早知道我們也去了。”寺院的環境總歸單純些。
杜喬:“我每月向寺院捐八百文香火錢,”清凈也是花錢買來的,何況條件著實一般。
段曉棠和林婉婉嘴上常說自己是窮鬼,從平日用度來看,也是錦繡窩里養出來的。如何能受得了寺廟內的清貧生活。
段曉棠非常歡迎杜喬來蹭飯,“等我們安頓下來,到時你常來家里吃飯,改善伙食。”
杜喬住在寺院,倒不是真的囊中羞澀,寒門出身只是比不過豪閥而已,在地方上也是小有家資。
選擇大慈恩寺,不過是不愿意投靠白家,在長安殊無人脈。索性去大慈恩寺“養魚”,結識同樣出身的學子,探聽消息。還有比大慈恩寺這樣的寺廟宮觀的中立場所更合適的嗎?
林婉婉解決完一張餅,張望門口,“白家的人還沒來?”只說是上午,也沒說具體時辰。時間沒有準確概念,大家都過得比較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