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5“太皇太后,官家,臣以為,還應該廢置保馬法。”
蘇軾拱手,在眾人的目光中再次開口。
“蘇卿不妨說說理由。”高太后微笑道。
百官洗耳恭聽,靜待蘇軾的理由。
蘇軾面色一正,朗聲道,“熙寧五年,已故樞密副使主持熙河開邊,在先皇與左相等百官的支撐下,為我大宋拓邊兩千里,拿下隴右之地。”
“隴右之地自漢唐起,就盛產良馬,現今成了我大宋之地,為何又棄之不用,偏偏以保馬法,來為我大宋之軍,培養戰馬。”
“這完全就是多此一舉,舍本逐末。”
“百姓本就苦,若是養馬則更苦,甚至于因為保馬法之故,人不如畜。”
“因此,臣諫,廢置保馬法。”
這次舊黨和高太后沒有第一時間支持,而是仔細考慮起來。
因為蘇軾廢置保馬法的理由是在熙河等地,若是同意廢置,那么必然就需要對熙河進行重新布置,到時兵、政、錢、糧都是大事。
曾布等人也若有所思起來,從蘇軾的理由來看,這保馬法確實可有可無,即使廢置也不無不可。
而且,他們同樣也想到了熙河的軍政之事。
蘇頌等人也不傻,若有所思。
一時間,詭異的陷入一種沉默當中。
王珪若有所思,抬眼看了眼趙煦。
趙煦面色嚴肅,微微頷首。
蘇軾將保馬法與熙河之地聯系起來,其實就是他讓蘇軾這樣來解釋。
現在雖然司馬光沒有入朝,與記憶和歷史中不同,但朝中的舊黨依舊勢大,神宗駕崩,西夏發難的時間,也不遠了。
他有著兩世記憶,自然不可能像記憶中與歷史上割地給西夏。
因此,他才會借用廢置新法,在熙河提前布置,謹防西夏發難。
王珪瞧著趙煦如此嚴肅的神色,立刻心神緊繃,知道此事趙煦事在必成。
于是,他果斷出列,諫道,“太皇太后,官家,老臣以為蘇學士所甚是。”
“百多年前石敬瑭割讓燕云,使我漢家兒郎自此失去一處養馬場,后來西夏自立,占據河套之地,吐蕃舊部發難,占據唃廝啰,隴右等地。”
“我大宋徹底失去了養馬場。”
“蒙先皇看重,老臣有幸,參與了熙河平戎,知曉先皇熙河開邊,不僅是為了防備西夏,同樣也是為了給我大宋拿下養馬場。”
“如今養馬場已有,臣以為不如廢置保馬法,在熙河布置重軍,圈養戰馬,防備西夏。”
“王相所甚是,老臣附議。”林槩以王珪為主,王珪支持,他自然也支持。
李清臣與蘇頌在仔細回味了王珪的話后,同樣表示同意。
“臣以為不妥,先皇新喪,朝政不穩,若是布重軍于西夏,定讓西夏置喙。”韓縝在思慮良久之后,出反對。
“那右相以為,我大宋當如何應對?”王珪挑眉,幽幽開口,“是不是應當向右相割讓河東一般,向西夏祈和,割讓熙河邊州?”
“祖母,河東原本是我大宋之地?”趙煦故意驚呼。
他眼底閃過一抹寒光,本來他沒打算這么早,或者等別人來對付韓縝。
沒想到韓縝居然主動跳出來阻止他的布局。
那么,他自然就不會繼續讓韓縝留置朝堂。
“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