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高太后輕笑,心情愉悅一下,與眾人聊了起來,就是平日間不待見的朱妃,也語氣溫和的關心了幾句,搞得朱妃受寵若驚。
整個主殿中,也就向太后在強顏歡笑,心頭憤憤不平。
半個時辰左右,以王珪為首的大臣,陸續到來。
“臣等拜見太皇太后,拜見太后,太妃,官家。”
王珪中氣十足,領頭拜見趙煦四人,王珪的樣子,絲毫不像前日那般,臉色蒼白,看上油盡燈枯離死不遠的樣子。
這不僅讓高太后心驚,就是跟著來的重臣,都是一副見了鬼的模樣。
畢竟,王珪病重,在安排后事,可是人盡皆知,新黨、舊黨以及高太后都盯著王珪屁股下的左相。
但現在瞧著王珪這般模樣,若不是回光返照,那就是枯木逢春,大病痊愈,這左相的位置是有的等了。
“看樣子,李助等人似乎已經去過了相府。”
整個主殿中,也只有趙煦清楚,王珪能如此精神,是吃下了回光丹,做出了選擇。
“眾卿免禮,賜座,奉茶。”高太后收斂了心頭的震撼,笑著說道。
“多謝太皇太后。”王珪等人平身,童湜不敢怠慢,迅速招呼著太監,給王珪等人安排座位,奉上茶水。
畢竟,現在來的官員,除了曹評品階較低之外,其他人的官職沒一個是低于二品的。
待眾人落座,高太后朗聲道,“今日急召諸位前來,是向太后和朱太妃向老身提及為煦兒定下一門婚事,等親政后。避免捉襟見肘。”
“老身幾人商議后,向太后推薦了公正之孫女。”
“老身也見過公正之孫,知其與煦兒相和,所以召集各位前來,是為了做個見證,許下婚書。”
高太后話落,王珪立刻就不動聲色的看向趙煦。
趙煦仿佛是知道一般,在王珪看過來的一瞬間,就笑著微微頷首,但很快又恢復了神色。
“這位小官家,可真是不簡單。”王珪默默收回目光,暗自感慨著。
他現在很清楚,趙煦已經知道了他與蘇軾等人見過,并吃下了延壽的丹藥。
他同樣清楚,他從此刻起,徹底站在趙煦這一邊。
不過,他沒有盲目的出,淡定的坐著。
“此事老臣贊成,曹氏本是光獻皇后母家,高門之后,與帝正好相配。”韓縝以高太后馬首是瞻,第一個出贊成。
“老臣以為可以,曹家女雖年幼,但老臣也曾聽聞過曹氏女溫婉賢淑,端莊秀麗,有西施之貌,光獻皇后之德,是位良選。”張璪也是高太后的人,高太后一提及,他自然也是贊成。
“佳偶天成,官家早日定下婚約,對我大宋來說,也是件好事。”李清臣撫髯笑道。
六部尚書今日因為司馬光病重請辭,今日只有五人到來,分別是吏部李常,戶部曾布,兵部林槩,刑部蘇頌以及工部李之純。
除卻五位二品大員之外,就剩下章惇、曹評以及被高太后特意叫來的權知開封府尹呂大防。
但眾人都不是傻子,沒有急著開口,十分有默契的看向王珪。
向太后和高太后也齊齊看向王珪。
幾乎在這一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無的落在王珪身上。
畢竟王珪的地位,決定了他話語的重要性。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