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明四朝老臣,世襲英國公,又有丹書免死鐵券,就連王振一時間也拿他沒有辦法。
就在此時,一名將軍冒雨沖了進來,他的名字是成國公朱勇。
朱勇躬身道:
“陛下,剛剛得到前鋒部隊的回報,他們和一支大約三千人的瓦剌先鋒軍遭遇,并將其擊退!”
一直沉默不語的朱祁鎮聞頓時來了盡頭,拍案而起。
“好,好啊!朕就知道,朕御駕親征果然有用!”
王振同樣也是眼睛一亮,立刻開口道:
“陛下也看到了吧?張輔等人所說的什么困難,其實就是怯懦避戰罷了。”
“只要陛下御駕所到之處,瓦剌賊子必然會聞風而逃!”
朱祁鎮信心滿滿,對著張輔等人笑道:
“好了英國公,爾等也看到了,大明的實力毋庸置疑。”
“傳旨下去,讓將士們加快腳步,早日離開雨區,打敗瓦剌之后人人有賞!”
畫面一轉,在傾盆暴雨之中,明軍艱難地前行著。
由于路面濕滑,時不時就可以看到各種車輛和馬匹翻倒在路邊,還有許多人也摔倒。
到了晚上,打噴嚏的聲音更是此起彼伏,許多大明士兵都患上了風寒,臉色極為蒼白,甚至有人開始打起了擺子。
朱祁鎮所預想的雨停并沒有出現,隨著大軍一路向西,狂風暴雨反而越來越大。
金幕的畫面之中,明軍的行軍隊列已經徹底混亂了。
馬車、人、馬、貨擠在一起,尤其是到了扎營的時候,更是亂得不行,各種物資被隨意堆放,就那么被暴雨淋濕,也無人看管。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不由伸手扶額。
“這也能叫行軍?這簡直就是流民在逃亡。”
蕭何曹參也是看得極其無語。
黃老學派,講究的其實就是“小政府主義”。
簡單地說,黃老學派覺得政府管的越少越好,盡量讓地方上的鄉紳百姓自治,政府這邊只需要掌控一些必要的事情即可。
但管得少,也不是完全不管啊!
朱祁鎮所率領的這支大明主力,眼下已經完全是沒有任何人管理的混亂狀態了。
太子劉盈也看傻了,忍不住道:
“不就是下個雨,何至于此?”
劉邦瞪了一眼劉盈。
“你這臭小子,出門從來都有馬車坐,下了車還有人給你撐傘,你懂個屁!”
“朕告訴你吧,別說是這二十萬的大軍,當年朕還是一個亭長的時候,帶著屬下的黔首百姓去服役,路上要是這樣遇到大雨不躲,那些家伙也分分鐘就跑完了!”
頓了一頓,劉邦突然又笑道:
“但其實不下雨他們也會跑的,畢竟那個時候的大秦,一年要在外面勞役九個月,剩下三個月是趕路時間,誰頂得住呢?”
正是因為親身感受過大秦法家那種什么都管的嚴苛,所以劉邦在建立大漢之后才會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黃老學派垂拱而治的治國思想。
劉盈被劉邦罵得訕訕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