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聞璟等人跟在禮部侍郎身后進了皇宮大殿。
“見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免禮。”
宋聞璟等人皆道:“謝皇上。”
皇帝看著這一批進士,心感甚慰。“各位進士請入座,接下來殿試正式開始。”
“來人,把考題發給大家。”
小太監將考題分發至每一人的手中。
皇帝道:“各位進士,考題已發至你們的手中,一個時辰之后,會將答卷收上來。”
殿試同會試一樣,都是考題為主。
宋聞璟拿到考題后,思索了片刻之后,便開始提筆蘸墨。
行云流水,答題答得很是順利,不用一個時辰,大概是大半個時辰左右,宋聞璟便放下了筆,緊接著嚴佑寬也放下了筆。
宋聞璟通讀全文,檢查無誤之后,把筆放好,等待墨跡自然晾干。
皇帝也注意到了宋聞璟這邊的情況,點了點頭,不愧是宋家子孫。
“時辰已至,各位請放下手中的筆。”一太監大聲唱和道。
答卷全部被放在皇帝的桌案前。
皇帝看一份便會提問一次,有的甚至是兩次、三次,心態不好的進士,在皇帝的威壓之下,聲音顫抖,回答也是結結巴巴的。
其中還數李弘義最惹人注目。
皇帝先是注意到了李弘義的名字,觀察他的答卷也帶了幾分探究。
文采出眾,雖然不及聞璟和嚴家小子,但是也看得出來肚子里是有些墨水的。
皇帝道:“李弘義,你的答卷上寫著,減輕農民賦稅負擔,將賦稅轉移至商賈以及世家。李弘義,朕問你一個問題,若是世家群起反抗,你又該如何?”
李弘義站出來,根本就不敢抬頭看那九五至尊,“回皇上,賦稅轉移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若是找到幾個世家大族,為其他的世家作出表率,承擔大額賦稅的政令遲早會被世家們接受。”
皇帝微微瞇了一下眼睛,“李弘義,說得倒是輕巧,那請問,哪幾個世家大族比較合適?”
李弘義冷汗冒了出來,大殿之上,禍從口出,若是他說出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名字,他于仕途上也是到頭了。
李弘義不敢說話,額頭上的冷汗直冒,僵持地站著。
皇帝的聲音明顯威嚴了不少,“李弘義?朕在問你話。”
李弘義聽見這話,不得不硬著頭皮上說道:“皇……皇上,草民不知。”
“不知?那你這個問題是要留給朕嗎?”皇帝的聲音漸冷。
李弘義“噗通”一聲,跪在了大殿之上,膝蓋與大理石板的碰撞聲讓人心驚。
“草民……草民學識粗淺。”
皇帝冷哼一聲道:“你的學識確實粗淺,提出來的政策,天馬行空,不切實際。若是日后成為了大景朝子民的父母官,難不成你也要朕的子民聽你空口說大話嗎?”
李弘義磕了一個頭,“草民無知,皇上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