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感悟對林舟來說不是什么難事。
他在后世寫了不少這樣的文章,好詞好句都背了幾百條。
而且他來農村是真有感悟的。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后,他經歷了很多也見了很多。
感受到了這個年代的激情和熱血。
聽王月茹說昨天講的是學大寨。
那就按照這個展開。
大寨地處太行山深處,原本自然條件惡劣,水土流失嚴重。
但大寨人沒有輕放棄。
在帶頭人陳永貴等人帶領下,通過削山填溝、修梯田,造良田,改變了貧困面貌,糧食產量大幅提升,成了全國的典型。
即便后面大寨村又遭了水災,他們也沒有輕放棄,努力重建著家園。
并且他們還放出豪,不要上面一點幫助,就連救助糧也拒之門外。
這點和徽省崗村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林舟把事跡簡單寫了寫,然后根據后世的情況提了一些建議。
比如說實現輪作之類的。
因為親眼見過,所以有很多話可以寫。
就這么洋洋灑灑的寫了三四頁。
轉眼間便到了中午。
李彩秀奶奶早早就做好了午飯,把林舟給的玉米面都做成了餅子。
一共做了十幾個玉米大餅,一個就差不多有一斤重。
林舟朝鍋里看了看,里面放了一點野菜。
不用想也知道,李彩秀這是打算做菜饃。
見林舟進來,她笑了笑說道:
“小舟,你來的正好,你的玉米餅做好了!”
“快吃吧!”
林舟笑了笑。
“沒事,不著急,先吃飯。”
弄好菜饃,李彩秀又給林舟炒了個雞蛋。
不過沒怎么舍得放油,就加了一點點。
餃子聞到炒雞蛋的香味當下就忍不住了,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的,激動的喊道:
“吃炒雞蛋嘍!”
很快,一鍋雞蛋就出鍋了。
“行了,來吃飯吧!”
李彩秀招呼著二人吃飯。
林舟看著二人手里拿著的菜饃,笑道:
“餃子,這菜饃能不能給我嘗嘗?”
他之前也見過二人吃這個,不過沒好意思要。
餃子點點頭,隨后掰了一半給他。
林舟笑了笑,把自己的玉米餅給了餃子一個。
“哥不白拿你的,我用玉米餅換你的。”
嘗了一口菜饃。
味道沒有想象當中難吃,甚至和玉米餅差不了多少。
口感甚至還要更好一些,畢竟里面有野菜。
但這個肯定沒有玉米餅頂飽。
之所以這么吃,還是因為糧食少,只能朝里面加點野菜。
“這菜饃還行,挺好吃的。”
說完,他喝了一口稀粥。
林舟隨后又給了李彩秀一個玉米餅。
她剛開始沒好意思要,但在林舟的一再堅持下,她還是收下了。
不過沒有吃,而是放在了一邊。
估計是要省著給餃子吃。
“小舟,吃雞蛋啊!別光吃餅!”
李彩秀笑著說道。
林舟這才注意到,餃子盯著面前的這盤雞蛋盯了好久了。
自己不動筷,她也不好意思先吃。
“好,我嘗嘗。”
林舟拿起筷子嘗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