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茹咽了咽口水,聲音顫抖的說了起來。
“這幾天跟著巧花嬸干活,我才知道農村的日子過的有多難……”
“推磨推得手腕酸,挑水要走三里地,頓頓吃的都是稀粥,連白面都要省著過年吃。”
“可我沒見誰抱怨過,巧花嬸帶著四個娃,白天磨糧食,喂牲口,晚上還得納鞋底,但臉上卻總是掛著笑。還有餃子奶奶,一把年紀了還堅持勞動,說起餃子想爹,也只是抹把淚就接著干,說日子總得往前過。”
她抬眼掃過屋里的人,眼眶微微泛紅:
“以前在城里,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些,也從來沒有這種感受,是村民們的堅強打動了我,他們扛著缺水的難,扛著缺糧的苦,還扛著讓娃上學的念想,哪怕娃要天不亮就走十幾里路。”
最后,還不忘點一句題。
“我們不能犯享樂主義,不能過養尊處優的日子,要時刻記得階級……”
一番話說的眾人很是動容。
這些是王月茹感受到的,同樣也是林舟他們感受到的。
和城里相比,這里的日子要苦太多太多。
但村里沒有一個人抱怨,全都在用力地活著。
馮豪杰聞欣慰的點了點頭。
“王月茹同志不錯!這段感悟很真情實感!”
“她說的對,不能犯享樂主義錯誤!一定要把階級…放在首位!”
隨后又長篇大論的一通。
最后朝林舟幾人看去。
“你們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幾人見狀都沒有說話。
“行,既然沒有什么要補充的,那我們就繼續學習。”
“你們回去之后要好好想想,多總結總結,下次爭取和王月茹同志一樣,說出自己的感悟!”
隨后便繼續念起報紙來。
一個小時后,報紙終于念完了。
走之前,馮豪杰還給眾人留了作業。
明天晚上要交上來一篇有關自己感悟的文章。
上完課后,眾人結伴出了窯洞。
天已經完全黑了。
“唉,這怎么還有作業!”
“誰知道呢!”
“你們有誰知道昨天講什么了嗎?”
這句話一出,眾人不約而同的朝王月茹看去。
王月茹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思,支支吾吾的說道:
“我只記得,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其他的就都不記得了。”
眾人聞點了點頭。
知道這些就夠了,到時候隨便寫點就行。
路上,張二鳳突然問道:
“月茹,你怎么突然變得這么積極?”
其他人聞也抬頭朝王月茹看去。
這問題他們早就想問了,只不過和王月茹不太熟,沒好意思說出口。
王月茹聞半天說不出來一句。
她不想透露自己的家庭問題。
一旁的田琪看出了她的心思,連忙轉移話題道:
“天都這么黑了?咱們趕緊回去睡覺吧,明天還得帶著糧食去隊里呢。”
林舟也站出來打圓場。
“是啊,大家早點回去吧。”
王月茹和田琪跑的最快。
看著二人離去的背影,王愛國若有所思。
“你們說,王月茹是不是成分不太好?”
其他人聞有些遲疑。
“別瞎想了,就算人家成分有問題也和你沒關系!”
張二鳳冷哼一聲說道,隨后拉著李鳳琴的手就離開了。
只剩下王愛國還站在原地一臉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