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保點了了點頭。
“是啊,沒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過來,我們只能在這等著。”
“那你們等著吧,縣里距這還有點距離,還真說不準什么時候才能過來。”
申干事笑道。
“能我們就先過去了,不打攪你們歡迎了。”
說完,便帶著身旁的小年輕走了。
二人前腳剛走,山下后腳就又出現了一批人。
不過不是領導,而是村民們拉著玉米棒子回來了。
為首之人正是餃子。
她自告奮勇,主動要求拉黃牛。
這黃牛已經完全康復,和餃子相處了一個月,也算是有感情了。
不得不說,牛的力氣就是比驢大。
黃牛拉玉米棒子的速度要比驢快的多。
王三保看著幾輛車,對著身后幾人說道:
“快,把這玉米棒子卸了!”
眾人紛紛上手,把車上的玉米棒子給卸了。
弄完玉米棒子之后,領導還是沒來。
王三保無奈的嘆了口氣。
再這樣下去,實在拖秋收的效率。
馮豪杰提議道:
“要不你們在這等,我帶著人先去地里面干著。”
王三保想了想,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行吧,你帶人過去吧,我在這等著。”
與此同時。
村里不少人都趕了過來,大多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
他們是來剝玉米棒子的。
林舟也跟著一起去了地里。
還沒到地方,就見有人提著扁擔走了過來。
玉米這么多,村里的驢又少,所以就有了扁擔隊。
他們負責背玉米。
能進扁擔隊的,都是一些力氣非常大的壯漢。
當然,也不白干。
扁擔隊的工分要比其他人都要高,畢竟是力氣活。
見面簡單打了個招呼便分開了。
林舟掃了一眼他們背的玉米,每個人少說有個一百斤。
幾個糙漢氣喘吁吁,豆大的汗珠往下落。
魏正國看著扁擔隊離去的背影,忍不住擔憂道:
“不會讓我們背玉米吧?”
王愛國也有些擔心。
“是啊,這么多玉米,我可弄不動。”
此時的地里十分熱鬧。
鄉親們來回穿梭收著玉米。
村里能干活的人基本上都來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婦也在地里忙活。
“你們幾個一起,王啟明,你帶著他們。”
下了驢車之后,馮豪杰對著幾個知青說道。
王啟明點了點頭,隨后便帶著幾人去了一塊玉米地。
到地方之后,他先是簡單介紹了一下。
“咱們先把玉米摘下來,一會再弄其他的。”
眾人清楚要干什么后,背著背簍就離開了。
一直忙活到中午。
來送飯的驢車到了。
“大家停一停!吃飯了!”
眾人聞紛紛停下了手里的動作,朝田外走去。
那邊,李巧花幾個婦女正在給幾個鄉親們打飯。
吃的不是別的,正是黃饃。
一旁還有一大桶羊肉湯,里面還放著一些白菜土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