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放心便是,妾身定將話帶到。”
交代完這些事,宋有根順道拉了宋子恒去書院,書院門口有條大路直接可出城。他們走了沒會兒,蘇太太帶了丫鬟挎著個食盒過來了,剛一腳跨進院子,蘇太太的嗓門已經傳進了里屋道:“我知你們天沒亮便起來,這會兒定是餓了,來的路上便買了些吃食,快填填肚子罷。”
幾個熊孩子一聽吃食便雙眼亮晶晶的,只是剛剛才被教訓完定然要事事聽三嬸的,這會兒還不敢造次,一個個用期待的眼神看著蘇婉,蘇太太進了屋子,拉了旁邊最小的三娃摟在懷里就道:“可憐見的,臉都餓瘦了,姥姥給你們買了包子和油條,喜不喜歡啊?”
熊孩子們齊刷刷點頭,蘇太太便叫小紅把食盒打開,香味撲鼻,孩子們眼睛更亮了。蘇太太自個兒沒生兒子,平日最喜歡別人家的小男孩,見著女兒這幾個侄子,恨不得每個都抱在懷里揉搓一陣,這里頭三娃長得最好看,白白嫩嫩的,竟有幾分像他小叔,也就是自個兒女婿。蘇太太摟著三娃,又看看自個兒女兒,不是她自夸,她女兒長得多漂亮,女婿也是一表人才,他們以后的兒子,定要比三娃還好看些。想著想著,蘇太太腦中不由的出現個穿著紅肚兜,長得就像那畫上的金童子一般,藕節般的小手張開,朝著她喊姥姥要抱抱。蘇太太心里頭只覺美得冒泡了。
吃完早飯,蘇婉便問道:“娘,曾夫子那兒的束脩,不知該給多少?”
“我都打聽好了,縣里這邊的規矩,第一次去夫子家拜見,備上束脩六禮便是,只不過日后每月都要給夫子娘子交上一百文,是每日的飯食錢與筆墨費,除此之外就剩書本費了。曾夫子應該與大伙兒差不離了。”
蘇婉點頭表示知曉了,因本朝規定,先生收束脩禮不得太過貴重,然夫子一家人也要吃飯,因此這個飯食與筆墨費,大概就是真正的學費了,畢竟學生每日只在夫子那邊吃中午一頓,而筆墨費更用不著夫子準備,每個學生自個兒必備的文房四寶。
不過就算是學費,收得也不算貴了,大娃三個人,每月也就三百文,她完全出得起。
因先前說好的,吃過午飯后,蘇婉便帶著幾個熊孩子跟蘇太太去了曾夫子家,那曾夫子住得不算近,從蘇家過去幾乎繞了大半個縣城,不過離蘇婉他們租的屋子更近些。想來是曾夫子學生收得不少,院里正廳整整齊齊擺著一條條的長桌,這邊是教室了,他娘子繞過正廳,在偏房接待了蘇婉與蘇太太,而后又親自帶著捧了束脩禮的大娃幾個去了后院書房,蘇婉與蘇太太依舊坐在偏廳。
一刻鐘后,夫子娘子又帶了大娃幾個回來了,他們手上也沒空著,夫子回了禮,每人一本字帖,看著甚是輕便,價格卻半點不低于他們來時的大包小包。第一次正式拜師,不知道夫子說了什么,想來也是今日寒窗苦讀日后金榜題名為國為民流芳百世之類洗腦的話,三娃還有些懵懵懂懂的,大娃二娃臉上已一片激動,打了雞血似得,回到小院里,都不用蘇婉說,自個兒捧著字帖便去窗前練字了。
天色漸晚,院里頭的太陽也沒了,蘇婉并小綠兩人將屋內行李整理好,鋪了床,曬過的衣物都放好,笨重的家具家丁臨走前幫著搬進屋了,只剩下些桌椅,她們兩個人也抬得動,一邊搬東西蘇婉一邊與小綠商量晚飯吃什么。
原本蘇婉有些擔心,聽聞小綠自從被蘇太太買進來,便是一直跟著原主的,原主從小被嬌養,根本不踏進廚房,她以為小綠的廚藝估計也就這樣了,哪知自從原主嫁人后,小綠便一直在廚房幫忙,算是盡得蘇家廚娘幾分真傳,蘇婉聽得大喜。
剛開始搭伙過日子,蘇婉也不指手畫腳,只叫小綠拿出真本事,今日在這屋子里第一頓飯,須得吃豐盛才行。
先頭蘇太太怕蘇婉沒經驗,考慮的不周到,一早上便叫家丁拉了不少米面油鹽,并雞蛋魚肉還有些蔬菜送過來,堆在灶房里,恰巧今兒一早出發時,宋母也在車上堆了不少吃食,那過年沒吃完的臘肉腌肉,肥美的香腸,香噴噴的腌魚,還有在地窖里存放的紅薯,馬鈴薯,大白菜卷心菜等,這么多食材,蘇婉他們大半個月不用去買菜都夠吃了。
小綠在灶房挽袖子準備大干一場,蘇婉檢查了熊孩子們的練字情況,便也去了灶下,她不會做飯,打打下手還是夠的。
剛蒸了米飯,院里傳來些許動靜,蘇婉一邊拿帕子擦了手,一邊迎出去:“相公,你回來……”話還沒落音,蘇婉便哽在喉里,腳也不邁了,看著宋子恒并幾個陌生男子過來,進也不是退回去也不是,一時間眾人面面相覷。
許是瞧見蘇婉臉上有些窘迫,宋子恒連連喚了一聲,“娘子。”有些愧疚的解釋道,“這是我學里幾個同窗,向來關系極好,今日聽聞我們在這邊落腳,十分客氣的要來賀咱們喬遷之喜。沒有提前告知娘子,是我的不是了。”
蘇婉畢竟不是土生土長的古人,她剛剛窘迫,主要是因為想起自個兒現在形象似乎很鄉土,因著下午搬東西整理房子,她從曾夫子家回來后特意換了件深色的衣裳,頭上還扎了快藍底白花的花頭巾,如此不修邊幅,一副鄉村標準打扮,與前世見人必要妝容完美從頭發武裝到腳趾活得甚是精致的她相差甚遠,如此這般形象見客,蘇婉恨不得從頭過一遍。
她萬萬沒想到,自己這形象瞧在宋子恒一群同窗眼中,卻是眼前一亮,因著君子不該盯著朋友之妻總看,他們很是禮貌的回避了視線,但是來時那一瞥,卻如何也忘不了,幾人心下暗忖,原先聽聞子恒岳家是商戶,其岳父是縣里有名的暴發戶,他們心下十分為同窗擔憂,暴發戶家的女兒,豈不是滿身銅臭味?真真是可惜了子恒如此人才,竟被人挾恩以報,娶了這么個商戶之女。然而今日一見,子恒娘子并不像他們以為的那般穿金戴銀,膀大腰圓滿是富態相,不施粉黛,衣著簡樸,卻更顯得清水出芙蓉,便是一副“鄉村標準打扮”,也半點不顯土氣,單看外貌氣質,誰也瞧不出她竟出自商戶之家,不知曉的還以為是清貴之家養出來的,但無論如何,配子恒卻是正好,才子佳人,一番佳話。倒是他們先前著相了。
雖是初見有些尷尬,宋子恒的同窗在他們家這頓飯吃的倒是賓主盡歡,小綠這近一年的廚藝不是白練的,整治了一桌香噴噴的菜出來,蘇婉心想小伙伴聚在一起自然是喝酒吃肉胡天海侃,她當年最喜歡拖著閨蜜去路邊燒烤攤吃著烤肉喝著啤酒吹吹牛逼,現在想想不知多爽了,遂很能理解宋子恒他們,不用宋子恒說,她做飯時便給了大娃二娃一串錢,叫他們去巷口買幾壇酒回來,要說文人扎堆住的地兒,別的攤子不見得有多少,卻最是不缺賣酒的,熊孩子很快抱了幾壇酒回來,蘇婉裝了些從宋家帶來的麻辣藕片,又叫熊孩子剝了一大碗花生,沒弄多味花生,只放了油炸過后,又倒了白糖、花椒粉、辣椒粉與干紅椒炒了會兒,簡易的酒鬼花生便出爐了,一塊兒端上桌,讓他們喝酒吹牛去,熊孩子們也交給宋子恒負責,蘇婉與小綠在里屋吃了飯,便洗了澡洗了頭坐在窗前擦頭發。166閱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