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重新梳理劉百軍的通訊記錄和資金往來,尋找他與“黑色外套男子”(若存在同伙)的關聯;同時,技術科加急處理現場提取的皮膚組織樣本,嘗試通過更精密的檢測手段,提高與劉百軍dna的匹配度。
傍晚時分,小王向李明匯報調查進展:“已確認張殿權口中的‘劉某’為其鄰居劉百軍,兩人因合伙購買挖掘機產生經濟糾紛,存在多次沖突,劉百軍具備作案動機、時間和車輛特征,且案發后失聯,目前已列為重點調查對象。但暫未找到確鑿證據(如作案工具、dna直接匹配、車輛直接關聯),證據鏈尚未閉環,需進一步排查。”
李明點頭:“繼續加大對劉百軍的追查力度,尤其是郊區山區的搜查,他很可能藏匿在那里。同時,提醒各小組注意安全,劉百軍有暴力傾向,若發現其蹤跡,先控制再匯報,避免發生意外。”
夜幕降臨,刑偵支隊的燈光依舊明亮。小王看著劉百軍的照片,心里清楚,雖然目前缺乏確鑿證據,但劉百軍的嫌疑已無法回避――只要找到他的藏匿地點,或找到被銷毀的車輛、作案工具,就能徹底鎖定他的罪行。他拿起對講機,對隊員說:“明天一早,我們去郊區的廢棄工廠區搜查,一定要找到劉百軍!”
窗外的夜色中,警燈閃爍,一場圍繞核心嫌疑人的追查,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小王知道,這場較量不僅是與時間的賽跑,更是與證據的博弈――只有找到那關鍵的“確鑿證據”,才能將兇手繩之以法,給張殿權的家人一個公正的交代。
8月28日清晨,小周帶著隊員在郊區的汽修店逐一排查,黑色長安之星面包車的線索已中斷三天,按照李明的部署,他們需從車輛維修記錄入手,尋找可能被遺漏的痕跡。當走到“誠信汽修”店時,老板的一句話讓僵局瞬間打破:“那輛右側有劃痕的黑色長安之星?我修過,上個月來換過后保險杠,車主叫秦懷里,說是他姐夫的車,讓他來修的。”
“秦懷里?他姐夫是誰?”小周立刻追問,心臟因這突如其來的線索加速跳動。老板翻出維修記錄,指著“車主簽名”欄:“他沒細說,就留了個電話,說修好了聯系他就行。”小周接過記錄,撥通了秦懷里的電話,鈴聲響了許久才被接起,電話那頭傳來含糊的聲音:“誰啊?大清早的。”
“我們是市刑偵支隊的,想向你了解一下你名下的黑色長安之星面包車,8月22號前后,這輛車在誰手里?”小周開門見山,語氣嚴肅。電話那頭的秦懷里瞬間沉默,過了幾秒才支支吾吾地說:“車……車是我姐夫劉百軍借走了,22號下午借的,說要去拉點東西,之后就沒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