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面包車行駛至解放西路與濱河路交叉口時,卻突然消失在監控盲區。“這個路口的市政監控壞了快一個月了,一直沒修,”小李無奈地說,“只能調周邊商鋪的私人監控,看看能不能補全軌跡。”
三人分頭聯系周邊商鋪,終于在一家超市的監控里,再次看到了這輛面包車。晚8點40分,面包車停在超市門口的臨時停車位上,駕駛員沒有下車,只停留了約3分鐘,便轉向濱河路東側行駛。“車后座的遮擋物還在,而且車身右側的劃痕更清晰了,”小王指著屏幕,“超市老板說,當晚沒注意這輛車,只記得有輛黑色面包車停在這里,好像在等人,但沒看到有人上下車。”
沿著濱河路東側的監控繼續追蹤,晚9點05分,面包車出現在濱河路與東風路的交叉口,此時車后座的遮擋物似乎消失了。“難道是在這段路上處理了尸體?”小陳猜測道。小王搖頭:“解放西路的下水道拋尸點在濱河路西側,它現在往東側走,不太可能中途折返拋尸,說不定是先去其他地方,再繞回拋尸點。”
可就在面包車即將駛入東風路監控范圍時,車輛卻突然拐進了一條無名小巷――這條小巷沒有任何監控覆蓋,兩側全是廢棄廠房,僅能通過小巷盡頭的另一個監控,看到車輛的模糊影子。“晚9點20分,面包車從巷子里開出來,轉向東風路南側行駛,但車后座的遮擋物又出現了,”小李皺著眉,“這期間的15分鐘,它在巷子里做了什么?是接應人,還是藏東西?”
小王立刻安排隊員前往無名小巷勘查,在巷子深處的廢棄廠房門口,發現了少量黑色纖維和輪胎印。“纖維材質是滌綸,和小楊他們在檢查井里發現的一致,輪胎印的尺寸和花紋,與面包車輪印完全吻合,”勘查隊員在對講機里匯報,“但廠房大門緊鎖,里面布滿灰塵,沒有近期有人活動的痕跡,也沒找到尸體或其他可疑物品。”
繼續追蹤面包車軌跡,晚9點40分,它出現在東風路南側的物流園門口,停留約10分鐘后,再次消失――物流園周邊的監控僅覆蓋正門,面包車很可能從側門駛出,進入沒有監控的郊區路段。“物流園的側門通向郊外的廢棄公路,那邊連路燈都沒有,更別說監控了,”小王調出地圖,“從這里開始,車輛就徹底脫離了監控范圍,沒法再追蹤。”
為了找到更多線索,小王帶著隊員走訪物流園的保安和商戶。保安老張回憶道:“當晚9點多,確實有輛黑色面包車停在門口,駕駛員戴著口罩和鴨舌帽,問我‘去郊區的路怎么走’,我指了方向后,他就開車走了,沒進物流園。”老張努力回憶著,“那輛車看著很舊,后保險杠好像壞了,而且發動機聲音很大,像是有故障。”
商戶李女士則提供了一個重要細節:“我當時在物流園門口卸貨,看到那輛面包車的副駕駛座上,放著一個銀色zippo打火機,和你們說的死者身邊的打火機很像!”小王立刻拿出打火機照片,李女士點頭:“對,就是這個款式,我老公也有一個,所以印象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