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芙摸了摸身上,懷里還有一些應急用的金葉子。
她全部掏了出來一并塞進那青年的懷里道
“這些你也拿著,給孩們買藥買糧食。
若是有人為難你,只管到敦肅刺史府,尋永安郡主便是。
劉軍師醒了,你給他捎句話。
就說我有讓這些孩子,或這更多這樣的孩子吃飽穿暖的法子。
他若是有興趣,就回來尋我。”
衛芙知道自已這些人在這待著,對他們的壓迫感太強了。
自已給的吃食,恐怕都要試過毒了再吃。
之前驅趕他們的那些人,一定給他們造成過很大的傷害。
以至于這么害怕跟朝廷的人接觸。
之前見識到劉千機的舌燦蓮花,奸詐圓滑,本想使點手段,讓他為已所用。
但如今看見完全不一樣的劉千機,衛芙放棄了那些想法。
若這才是劉千機真實的一面,他會自已回來尋她。
衛芙回城的時候,走的很慢,她重新審視這片貧瘠的土地。
城外大部分的荒原上寸草不生,有草的地方也是干枯耐寒的茅草。
常年的干旱,讓這里適合種糧食的良田十分稀少,農作物也是耐旱的藜麥,產量很低。
于是這里越是干旱,土地越是貧瘠,土地越貧瘠民生越艱難,形成一個惡性的閉環。
缺水才是這里最大的弊病,這里唯一的自然水源,就靠著周邊山脈流下來的一條嶙河。
枯水期更是占據了全年大半時間。
河水干枯時候,也是老百姓生計最艱難的時候,取水都要去很遠的地方。
或者抓住為數不多的雨季,挖蓄水池積蓄雨水食用。
敦肅城里面有三口古井,存在好多年。
但常年被城里的權貴把持,要取水是要花錢買的,簡直比油還貴。
其中之一的一口井,就在刺史府的后院。
那院墻修的快三丈高了,就是為了防止百姓翻墻進來偷水。
大戰在即,留給衛芙安排民生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她想在大軍開拔之前,將糧食跟水,這兩樣最基本的民生大事安頓好。
衛芙回城就將敦肅的輿圖鋪開,在敦肅城里面三口古井的位置,點上三個黑點。
阿鯉眨著圓鼓鼓的大眼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