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可以理解。再怎么說小沈探花也是芷青魔女的夫婿,手里有那么一兩件逃命的法寶也是正常的。何況小沈探花交游廣闊,和無極宗李長生也有一定的交情,忘憂齋最年輕的大宗師,本錢不少,能在眾人神識探查下逃離不稀奇。
“那個小和尚是哪個寺的弟子?”不止一位佛門高手立刻將目標轉向了一塵,詢問他的根底。
“好像記得說是興福寺。”
“用最快的速度,把興福寺合并到我們寺里來。”不下數百個高手飛速的下達了指令。其中以那爛陀寺最為迫切,能不能扳回那爛陀寺的聲譽,就看這一招了。
小沈探花畢竟有宗門,忘憂齋怎么說也是上九洲的宗門,不太好翻臉,但興福寺只是個在中九洲下九洲混的小佛宗,吞并了也就吞并了。可只要吞并了興福寺,那一塵就是那爛陀寺的弟子,為大明咒正名也好,那卷《心經》也好,就立刻成了那爛陀寺的榮耀。
畢竟大家都看到了,小沈探花親口說給一塵傳經,后來的經文也都烙印在了一塵小和尚身上。只要一塵成了本寺弟子,一切都好說。
各方一連串的指令緊鑼密鼓的發布之后,那爛陀寺的佛骨舍利法會照常進行,但所有人在參與法會的同時,都在琢磨那卷《心經》。
心經是沈探花杜撰的?絕不可能,那絕對是佛門菩薩才能寫出來的,沈探花想杜撰,也得有那個佛法修為。現在大家感興趣的是,沈探花是在哪里遇上的那位觀自在菩薩,佛門什么時候出了這么一位堪比佛陀的菩薩,這是佛門要大興的征兆嗎?
普通的僧眾和信眾暫時只知道新出了一部經文,也知道大明咒可能名聲上有了些變化,但真正的高手卻已經確實感受到了大明咒那種脫胎換骨一般的威能,只是心中默誦,就有不一樣的感覺,真實不虛。
無數高僧都暗自記下,等回去以后一定要叮囑自家門下弟子,任何時候遇到了沈探花都要恭恭敬敬當成真正的貴賓來接待,決不能如今日那爛陀寺一般怠慢。只要能交好沈探花,何愁無緣與那位觀自在菩薩相見呢?
沈探花名氣再大,搞出來的動靜再大,真正厲害的,不還是他背后那位觀自在菩薩嗎?
佛門當中一樣有敗類,一樣有面善心惡之輩,不少心境修為不足的和尚,則是想起了小沈探花那傳說中渣渣一般的修為,開始琢磨起一些歪門邪道,說不定有機會能從小沈探花身上找到更多的佛門菩薩的線索。
老天瞎了眼,這樣的經文佛咒,那位觀自在菩薩竟然傳給了一個不是佛門弟子的紈绔子弟,看他身邊跟著那么多的美女蛇狐貍精,就知道不是一個正經的佛徒,塵緣未了,六根不凈,憑什么是他啊?
無數人心生怨念的同時,他們心中怨念的主角沈鳳書,已經帶著小伙伴們飛出去足夠遠的距離,開始和一塵一起研究起這一次帶來的變化。
心經和大明咒都是佛門的東西,對于丁劍和小蠻來說影響不是很大,他們畢竟不是修佛的,所有的收獲只是從中借鑒感受一下那種祥和氣息,增加一些內心的寧靜,有助于靜功的修行,或許在某些感悟上增加了一些,但還不到讓他們能從中受益脫胎換骨的地步。就算有,丁劍和小蠻也沒有要放棄目前所學轉換門庭的想法。
不過,對于沈鳳書這個始作俑者和佛門弟子一塵,心經帶來的已經不僅僅是恐怖可以形容。單說一塵,沈鳳書可是把《心經》中的舍利子都換成了一塵,直接以給一塵傳經的口吻寫下,相當于一塵天然的就已經融入了《心經》之中。更別說沈鳳書是把這方世界心經的元初經文直接烙印在了一塵的身上,更加的讓這種融合天衣無縫。
光是這個,就給一塵帶來了無法喻的天大好處。之前那些佛修們每一次念誦心經,都會給一塵帶來一次佛法加持,一塵都已經有點惶恐了。
未來一塵在佛法修行上直接能把什么慧海之類的小佛子丟在九霄云外,哪怕他坐著什么都不干,那些天才們連一塵的尾燈都看不到。
這還沒算大明咒經過《心經》的加持會給一塵帶來的威能。要知道,一塵可是什么別的咒法都沒修行,只純粹的修行大明咒一門,在大明咒的精純上,天下再無人可及,再不會有人比一塵更精通大明咒。就連沈鳳書都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好處,早知道的話,就一開始把心經傳給一塵了。但話說回來,不是在佛骨舍利法會萬眾矚目的環境下來這么一出,心經都未必會有這般的影響力。
一塵現在有點茫然的除了將一個一個的大明咒扔在沈鳳書身上,再不會做別的其他。
而一塵每一次念誦大明咒,旁邊沈鳳書身體就會經歷一次佛法共振按摩,通體舒暢。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