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徹底擊敗大陸王朝,重現大漢榮光,才算是再造大漢。
好在劉備這個人比較理智,雖然腦子里冒出這種可怕的想法,但卻沒有真正付諸行動,因為他知道他完全不是陸川的對手,一旦他跳出來反對大陸王朝的統治,甚至都不需要陸川動手,僅僅依靠益州和荊州的軍事力量就能將他擊敗。
更何況關羽和張飛還在大陸王朝,他這邊要是敢有不該有的動作,關羽和張飛絕對是第一個遭殃的。
當初陸川執意將他們兄弟三人分開,不就是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嗎?
所以劉備很干脆地將這種不該有的心思丟到了腦后。
但是自從第一次冒出這個想法之后,后面每隔幾天就要沖動一次,最可怕的一次他甚至都帶著親衛進入了校場,差一點就宣布要反抗大陸王朝的統治了。
那天真的是把劉備驚出來一身冷汗,急忙轉身回去。
這次之后,劉備終于意識到情況不對,然后又經過一個晚上的思慮,終于決定向給陸川遞一份奏折,把他的情況說清楚,讓陸川趕緊把他這個漢王給革職。
又考慮到漢國是大漢國祚的延續,他可以被革職,但是大漢國祚不能斷,所以他希望能夠讓他的兒子劉禪繼任漢王。
作為父親,劉備還是很清楚劉禪有幾分本事的。
直白一點說,劉禪就沒什么本事,唯一的優點就是聽話,脾氣好。
讓劉禪接任漢王之位,以劉禪的本事,就算他有匡扶漢室的想法也難以付諸行動。
就算真的動起來了,也鬧騰不起來多大的浪花,屬于陸川動動手指就能平定的那種。
而在劉備看來,劉禪繼位之后,多半會選擇在漢王這個位置上吃喝玩樂,根本就懶得理會匡扶漢室這回事。
做出決斷之后,劉備命人將奏折加急送到京城,他更是親自下令,漢國所有軍隊入營戒備,沒有陸川的旨意不得出營。
之所以特意強調是陸川的旨意,是因為劉備擔心自己中途控制不住,要帶領漢國的軍隊對大陸王朝發起進攻。
一旦發生這種事情,后果就完全無法控制了。
好在劉備寫了奏折之后就冷靜下來了,那種要和大陸王朝作對的想法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每天就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等著陸川的命令。
陸川看完劉備的奏報,心里馬上就生出了預警。
他怎么就把劉備這個不穩定因素給忽略了?
馬克羅努斯雖然是位面之子,但論個人能力,他和劉備、曹操這種梟雄比起來還是差得太遠了。
如果陸川是馬克羅努斯背后那股神秘力量,那他肯定不會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馬克羅努斯身上,而是騎驢找馬,在控制馬克羅努斯和大陸王朝對抗的時候,還要尋找更合適的人選。
劉備是人中龍鳳,個人能力和個人魅力都是頂級的,而且還是漢王,只要能夠煽動劉備跳反,說不定真的能撼動大陸王朝的統治。
只可惜,劉備意志堅定,可不是輕易就能動搖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