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之前陸川已經在印度尼西亞群島、大洋洲、北美洲等地區建立了航線,還給商人發放了經商許可,如今大陸王朝的戰船和商船可以前往以上各個區域,將世界各地的資源源源不斷地送回大陸王朝,支援大陸王朝的建設。
也正是因為如此,陸川才敢強行開啟將水泥路修建到歐洲的大工程。
以如今大陸王朝的實力,距離殖民全世界,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所以陸川在看過所有船隊的戰報之后,再次制定了計劃,讓戰船和商隊把重心暫時放到北美洲、印度尼西亞和大洋洲區域,因為這些地方距離大陸王朝不算很遠,戰船和商隊也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航線,在海上航行的時候也比較安全。
至于非洲?
雖然礦產資源豐富,但受到目前航海科技的限制,陸川覺得還是不要著急,等大陸王朝積攢了足夠的資源,科技也發展起來之后再去開發也不遲。
而歐洲那邊,通過陸地就可以抵達,而且通往歐洲的水泥路工程已經開始了,最多再有幾年的時間,大陸王朝的騎兵就能快速通過水泥路前往歐洲。
到了那個時候,歐洲就不敢鬧事了,要不然大陸王朝分分鐘派兵滅了他們!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陸川分明是把殖民開發的重點放到了北美洲,打算先把北美洲的各種資源都開采出來,送到大陸王朝。
當然,陸川這么做,是絕對不會承認他有什么私心的,問就是北美洲地域遼闊,資源豐富,而且距離大陸王朝比較近,航線比較安全。
再問別的理由?
沒了!
真的沒了!
在大陸王朝快速發展的時候,諸葛亮這邊又遇到了難題,無奈之下再一次來找陸川求助了。
“陛下,臣最近兩年在工坊做了很多研究,研究的重點就在陛下送給臣的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和基礎數學上,感覺收獲極大,但很多知識點都只能局限在書本上,難以用試驗進行驗證,所以還是有很多東西想不通。”
“是嗎?”
陸川看著如今已經二十七八歲的諸葛亮,又仔細想了一下諸葛亮所掌握的各種知識和技能,覺得也是時候繼續給他升級一下了。
基礎物理、化學和數學畢竟都只是基礎知識,想要讓諸葛亮靠著這些基礎在大陸王朝建立完善的科技體系,那真的是太難了,所以陸川決定再從系統那里兌換一些書出來,讓諸葛亮好好研究,發展科技。
只不過陸川在穿越過來之前就只是一個普通人,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上了一個本科大學而已,讓他去解釋一些基本的物理、化學和數學理論,他還能說出來個一二三,但再深入一些的,他就看不懂了,因為他是真的沒有這方面的天賦。
但他覺得諸葛亮有。
所以他不光要給諸葛亮兌換各種書籍,還要給諸葛亮打造一個實驗室,讓他可以做各種試驗。
至于兌換這些書籍所需要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