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這個戰術說起來簡單,但是真正執行起來還是很有難度的。
因為這個戰術首先要求張遼帶領大軍繼續前進,而且不管分出去多少騎兵,都要偽裝成四萬騎兵都在的模樣,要讓薩爾馬提亞騎兵過來偷襲的時候不會發現端倪;
其次就是分出去的騎兵必須要有極高的戰斗素養,不管在什么樣的情況都能保持旺盛的戰斗意志,而且還能精確地執行作戰任務,這樣才能讓在不同時間分出去的騎兵找到呂蒙完成集結。
如果分出去的騎兵不能隱藏身形并且完成集結,那遲早會被薩爾馬提亞騎兵發現,到時候就前功盡棄了。
可以說這個戰術的難度比當初張世平給尤利安努斯畫餅提出來的化整為零、化零為整的戰術難度還要大一些。
畢竟大陸王朝的士兵都接受了非常嚴格的訓練,戰斗意志遠勝常人,化整為零和化零為整對他們來說并不是很難,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步分兵并且還要在預定地點完成集結,可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為了避免后來分兵的騎兵難以完成集結,呂蒙提出來他可以帶著分出來的騎兵往薩爾馬提亞部落前進,并且提前設定好每天的集結點,要求張遼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分兵,這樣他也好計算分出來的士兵走到了什么地方,多久可以完成集結。
張遼想了想,覺得也是這個道理,便答應了下來。
之后呂蒙先帶著五百騎兵出發,朝著第一個預定的集結點前進。
在前進的過程中,呂蒙也要派出斥候探查附近的情況,一旦發現薩爾馬提亞、哥特人或者斯拉夫人騎兵的蹤跡就要趕緊躲避,絕對不能被對方發現。
另一邊,薩爾馬提亞酋長還在為他們的戰術洋洋得意,因為他們發現張遼的四萬騎兵遭受襲擾之后,行軍速度果然慢了下來,而且在行進的過程中要保持高度戒備,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放松。
士兵在行軍過程中一般是不需要保持高度戒備的,因為那樣太累了,等到需要戰斗的時候,這些士兵會因為身心疲憊,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戰力。
就算大陸王朝的騎兵戰斗素質高,也難以避免這個結果。
所以薩爾馬提亞酋長就在等張遼這四萬大軍最疲憊的時候,到了那個時候他會親自率領十三萬騎兵一擁而上,將張遼這四萬騎兵徹底擊潰。
只要能夠擊敗張遼的四萬騎兵,就能讓大陸王朝見識到他們薩爾馬提亞人,哥特人和斯拉夫人的厲害,不敢輕易再起戰端。
張遼為了配合呂蒙的戰術,不僅主動放慢了行軍速度,在薩爾馬提亞騎兵襲擾的時候還會讓騎兵適當放水,表現得一次比一次混亂。
只有讓薩爾馬提亞酋長親眼看到張遼這四萬大軍的士氣正在一點一點崩潰,他才會繼續執行這個襲擾戰術,不會防備呂蒙偷家。
就這樣五天之后,張遼率領的大軍并沒有前進多少距離,距離薩爾馬提亞部落至少還有二百里的距離,而呂蒙那邊已經集結了三千騎兵,距離薩爾馬提亞部落只有不足十里了。
計劃進行到這一步的時候,其實已經是成功了,因為薩爾馬提亞酋長為了抵擋張遼的進攻,幾乎把部落里所有能上馬戰斗的男人都帶出去了,如今部落里只剩下幾百人的防御力量,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輕超過四十的老頭。
在這個時代,尤其是在游牧民族中,年齡超過四十絕對稱得上是老人了。
或許這些年過四十的老頭戰斗經驗比較豐富,但是他們的身體已經不行了,早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雄壯,讓他們留下來主要就是防止有野獸襲擊部落而已。
呂蒙帶著三千騎兵靠近薩爾馬提亞部落之后,特意派出斥候探查薩爾馬提亞部落的情況,把所有的細節都摸清楚之后下令全軍休整,抓緊時間吃飯喝水,補充能量,等到晚上再對薩爾馬提亞部落發起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