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已經帶兵進入了君士坦丁堡西部城區,第一時間安撫居民,并下令建造更多的船只,方便后勤補給。
要不然單純依靠之前那些船只,想要給六萬大軍提供后勤補給完全不夠用。
把君士坦丁堡打下來之后,陸川依舊沒有著急進攻,而是在君士坦丁堡休整起來。
從安息帝國出發一路進攻,勢如破竹,如今打到歐洲了,后勤補給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陸川不能急于進攻,而是要穩扎穩打,不能在這個時候出現任何差錯。
按照陸川的設想,最好是在君士坦丁堡停留一段時間,表面上放松戒備,好讓那些反抗勢力主動跳出來,然后陸川就能將他們一網打盡。
先鏟除一些反抗勢力,剩下的人就老實了,后勤補給就更加穩定了。
最好是能夠在羅馬帝國范圍內調集糧草補給,這樣就更方便了。
而想要做到這些,都需要時間,所以陸川不能著急進攻。
可陸川在君士坦丁堡停下來,塞維魯卻更加擔心了。
他知道陸川從大陸王朝率領大軍遠征羅馬帝國,最大的壓力就是后勤補給,所以他反倒希望陸川貪功冒進,在短時間內占領大片羅馬帝國領土,拉長后勤補給,這樣他才有機會對后勤補給線發起偷襲。
但問題是陸川完全就是一副穩扎穩打的樣子,根本就不給他機會,他也很是無奈。
如今他寄予厚望的君士坦丁堡天險也無法阻止陸川的腳步,他怎么可能不慌?
所以想來想去,塞維魯覺得最好的辦法還是和陸川求和,哪怕是對大陸王朝稱臣也行,只要能讓陸川停下來,不要再繼續進攻就可以了。
雖然這樣一來被陸川占領的大片土地多半是要不回來了,等陸川穩定了后方之后還是會繼續發起進攻,但塞維魯沒有別的選擇。
如果不趕緊求和,陸川大軍長驅直入,他真的不知道該怎么抵擋。
所以認真思考一番之后,塞維魯還是派出了使者,希望能和陸川坐下來談一談。
陸川看到塞維魯主動派使者過來,當即就答應坐下來談一談。
反正他現在也不打算繼續進攻,用和談的方式拖延時間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至于和談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陸川是一點都不在乎,因為他會在和談的時候提出各種過分的條件,逼迫塞維魯站起來反抗,所以這次和談注定不會有結果。
當然,該演的戲還是要演一下的,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過陸川也提出了要求,那就是必須要讓塞維魯親自出面和談,否則他就拒絕和談。
既然是塞維魯主動提出來和談,那他就要把誠意拿出來才行。
塞維魯一開始是拒絕的,但是陸川那邊很快就把這件事宣揚了出去,表示如果塞維魯連這點誠意都沒有,那就代表塞維魯根本就沒有和談的打算,陸川將會繼續發動進攻,直到將羅馬帝國徹底覆滅為止!